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42亿年,结束于距今6550万年。在这个时期,许多侏罗纪时期的恐龙都灭绝了,新的恐龙种群开始出现、进化,并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达到了顶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视力很不错的雷利诺龙
雷利诺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是一种小型鸟脚下目恐龙。它们生活在极度低温的南极洲附近,这让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是种温血动物。
外形特征
雷利诺龙一般身长60~90厘米,体重大约有10千克。它们的面孔比较短,嘴呈喙状,下颌骨有12颗牙齿,前肢短小纤细,末端长有5趾,有些像现在人们的手掌,可以非常灵活地用来取食蕨类和其他的植物。它们的后肢很发达,可以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大腿肌肉坚实有力,可以帮助它们快速奔跑,从而逃避一些大型肉食动物的追捕。
视力较好
人们通过对雷利诺龙化石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头骨有一些有趣的特征:后脑处有突起,可能是视叶,而且眼窝特别大。这意味着它们的视觉区域很大,古生物学家由此推测它们的视力很好,即使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它们也能够长时间保持较好的视力。
生活习性
雷利诺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蕨类、苔藓、石松等都是它们常吃的食物。雷利诺龙采取群居的方式生活,因为集体活动有助于它们自我保护和猎食。
恐龙ID卡
名称:雷利诺龙
身长:60~90厘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澳大利亚
化石发现地点:澳大利亚
全身长满鳞甲的敏迷龙
敏迷龙也被称为珉米龙,人们从发现的骨骼化石推测出,它们应该是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植食性恐龙。
一身的保护装备
敏迷龙身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被甲片覆盖着,它们的背上还长有许多像瘤子一样的鳞甲,围在它们脖子周围的骨甲要比背上的骨甲大许多,不但保护了敏迷龙极容易受到攻击的脖子和背部,还保护着它们柔软的肚子及四肢。
生活习性
敏迷龙是植食性恐龙。从侧面看,敏迷龙 的头部与乌龟的头有点儿像,从前面到后面逐渐变宽,前段有角质的喙状嘴。它们的牙齿呈叶状,适合啃食植物,鲜嫩多汁的蕨类植物是它们的最爱。
消极躲避
敏迷龙虽然有全身的骨甲作保护,但是它们不会主动去攻击其他动物。被敌人攻击时,它们既不会立即反击,也不会快速逃跑,而是选择找个地方躲起来,进行消极抵抗。虽然它们总是消极地躲避而不正面迎敌,但它们身上的坚甲还是让不少肉食性恐龙望而却步。
恐龙ID卡
名称:敏迷龙
身长:约2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发现地点:澳大利亚
早期的霸主——始暴龙
始暴龙是暴龙超科下的一属恐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暴龙类恐龙,属名的意思是“早期暴龙”,这是凭借它们的外形特征来命名的。
外形特征
始暴龙的前上颌骨牙齿横切面呈D形,有锯齿;胫骨及跖骨相对较长,这些都是暴龙超科的特征。它们的原始特征则是较长的颈椎、完全发展的长前肢,以及头颅骨顶部的冠饰等,这都是后期暴龙超科中所没有的。而且,始暴龙在兽脚亚目中从比例上来说,是前爪最长的恐龙之一。
始暴龙可能会猎食棱齿龙及禽龙等植食性恐龙。
始暴龙猎食禽龙
化石发现
始暴龙的化石是由古生物学家加文郎在英国怀特岛发现的,它们的化石遗骸包括了幼体及亚成体的头颅骨、脊骨及其他骨骼,都是在植物堆泥床中被发现的。
已经发现的始暴龙化石包括额骨、牙齿、上骨及鼻骨等。上骨有牙齿,其横截面愈合;前肢细长;后肢支撑身体。尽管始暴龙比暴龙的身长短得多,但颅骨、肩膀和四肢结构与暴龙类似,前肢好像比暴龙还大。
恐龙ID卡
名称:始暴龙
身长:4.5~6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英国怀特岛
暴龙的先祖——帝龙
帝龙是一种小型的具有羽毛的暴龙超科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中国东北地区。
命名缘由
古生物学家在中国辽宁省义县组陆家屯层发现了距今1.39亿年到1.28亿年的白垩纪早期的暴龙类骨骼化石,该新属新种被命名为奇异帝龙,其属名“di-long”乃汉语拼音“帝龙”,意为“恐龙中的帝王”。暴龙类恐龙一般身形都相当巨大,不少都超过了10米,帝龙则体形小,只有约1.5米长。
暴龙
羽毛的作用
帝龙是最早、最原始的暴龙超科之一,且有着简易的原始羽毛。羽毛痕迹可在帝龙化石的下颌及尾巴处看到。这些羽毛并不像现今的鸟类羽毛,它们缺少了中央的羽轴,只能用于保暖而不能用于飞行。
发现意义
帝龙化石的发现,首先证明了暴龙类早期的祖先是小型恐龙,其后,它们的体形慢慢演化变大。后来出现的暴龙,随着体形的增大和鳞片的长出,羽毛就逐渐消失了。其次,帝龙身上覆盖着羽毛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兽脚类恐龙和鸟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恐龙ID卡
名称:帝龙
身长:约1.5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中国
帝龙
拇指粗壮的重爪龙
重爪龙是一种外形奇特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英格兰地区。因为其拇指上长有像钩子一样锋利、长度超过30厘米的大趾爪,所以人们把它们叫作重爪龙。
外形特征
重爪龙相貌古怪,身体较瘦小,头部又长又窄,却拥有比其他大型兽脚类恐龙更长、更直的颈部,肩膀扁长且非常有力。它们细窄的的上下颌中长着锯齿状的96颗牙齿,其中,下颌颌 有64颗牙齿,而上颌有32颗较大的牙齿。整个头头 形与现代鳄鱼的头形十分相像。前肢强壮,有有333根强有力的趾爪,特别是拇指,粗壮巨大,前前 端端 有一个超过30厘米长的利爪,一条尾巴细长而而且且 坚挺,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生活习性
重爪龙是肉食性恐龙,常在树木茂盛的平原和长满蕨类的沼泽地里活动。它们用后腿 水,到河流或湖泊的浅水处将那能伸缩的长脖子和头猛然扎入水中逮鱼,抓住鱼后叼到沼泽树丛中去慢慢享用。它们有时也抓捕其他小型动物为食,或者是吃些腐肉。
恐龙ID卡
名称:重爪龙
身长:约10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英国
平衡冠军——恐爪龙
恐爪龙是一种兽脚类恐龙,生活在距今1.15亿年到1.08亿年的白垩纪早期,分布范围较广,整个北半球都有它们活动的踪迹。恐爪龙性情比较凶残,是恐龙中的恶霸。
外形特征
根据恐爪龙的最大型标本推断,恐爪龙的体长可达3米,头颅骨最长可达0.41米,臀部高度约为0.87米,而体重最高可达25千克。它们的头颅骨有强壮的颌部,有约60根弯曲、刀刃形的牙齿。
多功能的尾巴
恐爪龙的尾巴是由长的棒状的骨头,加上僵直骨化的筋腱组织组成,当恐爪龙快速奔跑时,这条尾巴既是推进器,又是平衡器。在恐爪龙向猎物发动进攻时,尾巴的作用也许更大。
恐龙ID卡
名称:恐爪龙
身长:约3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
独特的肤色
恐爪龙皮肤的颜色可能是沙黄色,就像今天的狮子,与周围的沙土和黄色的植物相近。它们的皮肤上也可能有斑纹,就像今天的老虎,这样它们就能隐蔽在植被中,等待攻击猎物。
恐怖的爪子
恐爪龙的名字是取其长有“恐怖的爪子”之意,因为它的后肢第二趾长有约12厘米长、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它的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锋利的镰刀爪能很轻易地戳透猎物的皮肉,加之行动敏捷,性格凶残,恐爪龙成为了白垩纪早期最活跃的掠食者,被称为恐龙家族中最凶猛的捕猎者之一,是恐龙中的“狼”。
猎食中的恐爪龙
禽龙爱竖大拇指
禽龙是鸟脚类恐龙的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早期,是一种体形庞大的植食性恐龙。
外形特征
禽龙身形庞大,身长在9~10米,身高3~4米,体重和一头大象的体重差不多,尾部粗壮。禽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前肢拇指上长有大趾甲,非常锋利,这可能是禽龙用来刺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中间的三个趾骨与掌构成手掌状,趾爪扁平,呈马蹄状,其爪也很锐利,这样非常便于它抓握物体。
与众不同的牙
禽龙长着一个角质的喙嘴,但是前上颌骨没有牙齿,100多颗强有力的臼齿全部长在颊囊里,上牙齿冠较窄,比下颌牙齿相对要长一些,颊面和舌面都呈菱形;齿冠釉质加厚,有发育的边缘小齿,还有一条起主导作用的很大的初级棱,位于齿冠中线偏后;齿冠的其他部分除了几条长度不同的细小次级棱之外均相对光滑。这些牙齿都有逐渐变尖的长长的齿根,所以禽龙只能用嘴咬下叶子,再用颊齿来嚼。
恐龙ID卡
名称:禽龙
身长:9~10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欧洲、非洲北部、亚洲东部
生活习性
幼年的禽龙前肢比成年禽龙的要短一些,有时用四足行走,有时用两足站立。成年禽龙多四肢着地,以便分担身体的重量,它们行动也比较缓慢。它们一般以马尾草、蕨类和苏铁等植物为食,找到食物后,它们会细嚼慢咽,因此不用吞食小石子儿来帮助消化。
禽龙喜欢群居,经常成群行走觅食。当受到威胁时,它们还会进入河中或湖中,以躲避敌人的袭击。
长帆龙背上有“空调”
长帆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属鸟臀目禽龙类,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它们行动敏捷,背上长着一排“长帆”,因此而得名。
生活习性
长帆龙喜欢过群居的生活。虽然它们身上没有任何特殊的防卫武器,但是,它们行动非常敏捷,常常能够快速地逃离袭击它们的肉食性恐龙。
可以调节气温的“帆”
长帆龙的头部比较扁平,而且较长,一般是靠双足来行走的。在它们的背上长有一排长长的“帆”,里面分布着很多的血管。科学家猜测,它们的长“帆”可以用来调节体温:当气温变低,它们就会吸收太阳的热能来提高自己的体温;而一旦气温太高,它们就会把长“帆”当作挡板,遮住一边的身体不被太阳照射,起到降温的作用。
恐龙ID卡
名称:长帆龙
身长:约5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非洲
木他龙是个贪吃鬼
木他龙又被称为木他布拉龙、穆塔布拉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早期,是植食性鸟脚类恐龙。
不折不扣的“大胃王”
据推测,木他龙生活在澳大利亚。白垩纪早期的澳大利亚十分寒冷,为了积蓄足够的能量来抵御严寒,木他龙每天都会大量进食,食量十分惊人——一只体重4.5吨的木他龙每天能吃掉500千克的食物。为了满足自己巨大的食量,它们不得不定期迁徙,一路走一路吃,将所到之处的植物统统吃进腹中,真是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啊!
最具特点的脚
木他龙是鸟脚类恐龙,它们的脚中间的三根脚趾融合在一起呈蹄形,拇指和鸟类的爪子一样锋利而尖锐。独特而有力的脚能够支撑它们那庞大的身体不断前行,两只强壮的后脚甚至可以承载全身的重量而令其站立起来吃到高处的植物。
恐龙ID卡
名称:木他龙
身长:约10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澳大利亚
长有羽毛的尾羽龙
尾羽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其化石在中国辽宁的西部被发现的时候,上面显示有许多羽毛,以致最初被人们误认为是一种鸟类的化石,直到经过仔细研究,它们才被确认为是恐龙。
外形特征
尾羽龙的体形很小,身上长有羽毛,其外形与现代的火鸡很相似。尾羽龙长着短而且方的头颅骨,喙部也比较短,除了在上颌的前段长着几颗形态奇特、向前延伸的牙齿以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牙齿了。它们的脖子和大多数的似鸟龙类恐龙一样长而灵活,前肢上长有三根带有利甲的指头,尾巴较短,末端坚挺,尾椎数量少。
生活习性
尾羽龙是一种杂食性兽脚类恐龙。虽然它们具备了鸟类的特征,但是它们并不会飞,是靠后肢行走的奔跑型的小型恐龙。由于它们基本上没什么牙齿,很难把食物咬碎,所以它们就需要吞食一些小石头来帮忙磨碎和消化食物,这由从它们胃里发现的胃石得到了证实。
两种羽毛
尾羽龙的身上长有两种羽毛:一种是长在前肢和尾部的长羽毛,长度为15~20厘米;另一种是覆盖全身的短绒羽。这些羽毛有调节体温和吸引配偶的作用。
恐龙ID卡
名称:尾羽龙
身长:70~90厘米
食性:杂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中国
中华龙鸟,你是鸟还是恐龙
中华龙鸟是一种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
中华龙鸟的化石是1996年在中国辽宁省被发现的,发掘出来的化石保存完好,上面还留有简单的羽毛痕迹。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也是最原始的带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
生活习性
中华龙鸟算是小型的恐龙了。虽然它们的四肢较短,但尖利的爪钩和强劲的后腿能使它们很容易捕食到蜥蜴等动物。
恐龙ID卡
名称:中华龙鸟
身长:约1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中国
性情温和的蜥结龙
蜥结龙是甲龙类恐龙中较早出现的,也是其最为原始的成员之一,生活在白垩纪早期,活动区域应该是今天的北美洲地区。晰结龙是一种性情比较温和的植食性恐龙。
外形特征
蜥结龙的头颅呈三角形,至口鼻部逐渐变尖。头顶很厚,被平坦的骨质骨板所覆盖,因此它们的头顶显得很平坦。它们的身躯较为庞大,身长接近5米,靠像柱子一样粗壮的四肢来支撑身体。蜥结龙的尾巴很细,末端也没有尾锤。
自带的装甲
蜥结龙从头顶到尾尖长有一列锯齿状的背脊,整个背部还有多排平行骨突,全身就像是套上了轻型装甲,为它们提供了很有力的保护。
生活习性
和其他的甲龙类恐龙一样,蜥结龙也不具有攻击性。这种四足的植食性恐龙在进食的时候习惯用嘴去啃食低处的植物。它们的上下颌有着叶状的牙齿,可以很轻松地切断植物。
恐龙ID卡
名称:蜥结龙
身长:约5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北美洲
奇特的阿拉善龙
阿拉善龙是用双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化石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沙漠被发现。
化石发现
阿拉善龙是由中国和加拿大恐龙项目考察队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的阿乐斯台村附近发现的,并以发现地的名字为它们命了名。阿拉善龙化石是迄今为止在亚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白垩纪早期兽脚类恐龙标本。
恐龙ID卡
名称:阿拉善龙
身长:约4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中国
外形特征
阿拉善龙是一种类似慢龙的恐龙,它们具有奇特的头骨和腰带,即骨盆上3块骨头的排列方式既不像蜥臀目恐龙,也不像鸟臀目恐龙。它们身长4米左右,站起来有1.5米高,重量估计为380千克,相当于一匹现代斑马的重量。它们的前肢长约1米,后肢长约1.5米。它们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的不同之处有很多,如:牙齿数目超过40颗,在齿骨联合部也有牙齿;肋骨与脊椎骨未闭合;韧带窝发育良好;肠骨的前后较长;爪较短。
生活习性
阿拉善龙身材瘦长,生活在植物繁茂的河谷,喜欢啃食植物的叶子。它们一般会先用前爪将树枝拽到嘴边,然后放心地大吃特吃。不同于食肉的兽脚类恐龙弯曲的爪子,它们的长爪子太直了,不能当武器用。
意外的发现——北票龙
北票龙是一种长羽毛的恐龙,又名意外北票龙,其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靠近北票市的地方被发现的,故以此市为其命名。北票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肉食性恐龙。
外形特征
北票龙身长约有2.2米,分类上属于镰刀龙超科。北票龙的喙里没有牙齿,但有颊齿。高等的镰刀龙超科恐龙有四趾,但北票龙的内趾较小,显示它们可能是从三趾的镰刀龙超科的祖先演化而来的。相对其他镰刀龙超科恐龙,北票龙的头部较大,下颌的长度超过股骨长度的一半。
长羽毛的肉食性恐龙
北票龙具有令人意外的特征,它们的身体由类似绒羽的羽毛所覆盖,很像中华龙鸟。但与中华鸟龙相比,北票龙的羽毛较长,而且垂直于手臂。所以有专家认为,北票龙的绒羽表明它们是介于中华龙鸟与较高等鸟类的中间物种。
发现的意义
北票龙化石的发现表明,我们很可能需要改变包括暴龙在内的很多恐龙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它们不再都是浑身披着鳞片的爬行动物,而有可能近似满身长着一种原始的羽毛的鸟类。
化石发现地点:中国
恐龙ID卡
名称:北票龙
身长:约2.2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冈瓦纳恐龙的代表——阿马加龙
从侏罗纪到白垩纪,在南半球曾有一块超大陆叫“冈瓦纳”。在代表冈瓦纳的恐龙中,有一种背后有两列长棘刺的蜥脚类恐龙,这就是阿马加龙。
外形特征
阿马加龙外形最鲜明的特征是长有名叫“神经棘”的两列棘刺,它们竟然是从头部及背部的脊骨中长出来的。非常遗憾的是,这两列棘刺 细而易损,不宜用于防御天敌。有的专家认为,在阿马加龙的各神经棘之间长着有皮膜的“帆”,“帆”中有血管通过,“帆”有可能对着太阳来加热恐龙的血液,也可能对着风来释放恐龙的热量。
阿马加龙骨骼最明显的特征是在颈部及背部脊骨上的一列高棘,这些棘中在颈部的最高,并且以一对一对的形式排列,一直沿着背部,至臀部才逐渐减少高度。
阿马加龙的化石
化石发现
阿马加龙是在1991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利安纳度·萨尔加多和约瑟·波拿巴所命名的,因为它的化石是在阿根廷内乌肯省的阿马加峡谷被发现的。
化石研究
已发现的阿马加龙的化石是一套相对较完整的骨骼。这套骨骼包括了头颅骨的后部,及所有颈部、背部、臀部与部分尾巴的脊骨。阿马加龙肩带的右边、左前肢、后肢、左肠骨及盆骨的一根骨头也被发现。
恐龙ID卡
名称:阿马加龙
身长:约10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阿根
身上有“帆”的豪勇龙
豪勇龙又名无畏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主要分布在今西非地区,它们体长7米左右,主要以蕨类植物的枝叶为食。
神奇的“帆”
豪勇龙身上有一条长长的“帆”,从背部、臀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可不要小瞧了它,它充当着豪勇龙的体温调控器的角色。
白垩纪时期,西非地区的昼夜温差大,而豪勇龙身上的“帆”就帮助它们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而自由调控体温,使得它们能保持体温的稳定。白天烈日当头时,空气又干又热,豪勇龙身上的“帆”会像散热器一样散发热量,让它们全身保持凉爽,同时“帆”还会像一块小太阳能板一样,将吸取的太阳热量储藏在体内,用来夜间驱寒;夜晚降临时,气温骤降,豪勇龙白天摄取的能量在此刻发挥了作用,这些能量像小棉袄一样给豪勇龙带来温暖,保持了豪勇龙体温的恒定。
防身暗器
在恐龙的世界里,豪勇龙身材较小且不够机灵敏捷,幸好豪勇龙的每支前肢上都有一个“长钉”,这两个“长钉”被古生物学家习惯性地称为“拇指钉”,这可是豪勇龙的防身暗器,因为“拇指钉”就像两把锐利的匕首,可以刺伤进攻它们的动物。
独特的行走方式
豪勇龙的行走方式与众不同,与现在的袋鼠一样,它们不仅可以用两足行走,有时还可以用四足行走。豪勇龙休息时,首先身体会向前倾斜,然后用四肢着地,最后再用蹄形的爪子抓牢地面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强壮有力的后肢能支撑全身体重,让它们可以用两足走路。
恐龙ID卡
名称:豪勇龙
身长:约7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西非
豪勇龙是大型肉食恐龙捕食的对象
生活在红树林中的潮汐龙
在白垩纪早期的埃及,靠近古地中海南岸的红树林里,生活着一种巨大的植食性恐龙,这就是潮汐龙。
潮汐龙的化石
化石发现
人们曾在埃及开罗西南290千千米处的撒哈拉沙漠的巴哈利亚绿洲洲附近挖出了一具恐龙骨架化石,该该遗骸是一条尚未成年的恐龙留下的的。。但但它的一块肱骨就有1.7米长,脖子和和尾尾巴巴更更长长,,和和中中间的身子加起来,总长为24~30米。高度尚不确定,但已能由化石推算出它的体重,大概为75~80吨。人们把它命名为潮汐龙。
因为它的躯体如此巨大,要想维持生存,不多吃些可不行。据专家研究,这样的巨型恐龙,一天24小时内,竟然有十几个小时在吃东西。当年,巴哈利亚绿洲这个地方不仅食物多,而且水源充足,潮汐龙还可以借助水的浮力比较方便地觅食。看来这里真是它们的天堂。
生活习性
潮汐龙的头很小,腿也不够长,可以想象得出,它们的行动是很不灵便的,如果它们想捕捉动物来吃,就只好守株待兔了。好在它们不吃肉,只吃植物。它们住的地方当时还不是沙漠,而是海滨,涨潮时是海洋,退潮时是陆地。海水是咸的,所以一般的陆生植物都不能在这里生长,但红树却喜欢这种地方,加上那时气候炎热,树木长得很快,足够恐龙在此饱餐。因此,潮汐龙是第一种被证实生活在红树林生态环境里的恐龙。
恐龙ID卡
名称:潮汐龙
身长:24~30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早期
化石发现地点:埃及
最重的恐龙—阿根龙
阿根廷龙生活在距今1亿年的白垩纪的中期,其活动范围在今天的南美洲地区。它们属于蜥脚类恐龙,是大型的植食性恐龙。
最大的陆地动物
古生物学家据挖掘出的化石推测,阿根廷龙体长应该在30米以上,体重至少有90吨,凭借巨大的身躯,它们简直无“龙”能敌。无论走到哪里,它们绝对都是众龙瞩目的焦点。迄今为止,它们是人类发现的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体形最大的陆地动物。
在白垩纪时期, 南美洲是一个非常适合蜥脚类恐龙生存的地方,当地的蜥脚类恐龙不但没有退化,反而变得更大, 甚至把在侏罗纪时期生活的大部分蜥脚类恐龙给比下去了。
个子高缘于营养好
小朋友们都知道,一个人想要身体好,就不能挑食;一个人只有每天摄取足够的营养,才可能长得又高又强壮。同理,恐龙也是如此。阿根廷龙之所以能够如此庞大、如此强壮,和当时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白垩纪中期,有很长一段时间,气候十分稳定,天气温暖,很适合植物生长。由于阿根廷龙的食物取之不尽,所以它们才能长得如此庞大。
阿根龙真的天下无敌吗?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凭借如此巨大的身躯,尽管阿根廷龙是植食恐龙,它们也一定能够吓退那些对它们虎视眈眈、垂涎欲滴的捕食者,所以它们应该是没有天敌的。1955年,一具巨大的肉食性恐龙骨架——南方巨兽龙化石的出土才打破了这一定论。当时的南方巨兽龙嘴中正咬着阿根廷龙的颈骨。虽然南方巨兽龙在阿根廷龙面前显得略小,但如果它们采用群体围攻阿根廷龙的方式,应该有可能得手。
恐龙ID卡
名称:阿根 龙
身长:30米以上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中期
发现地点:阿根
喜欢奔跑的似鸵龙
似鸵龙是白垩纪时期的代表性动物之一,顾名思义,它们是由长得很像鸵鸟的小型兽脚类肉食性恐龙进化来的恐龙。
外形特征
似鸵龙身高2米左右,和现在的鸵鸟差不多,体长4米左右,整个身体很轻盈。它们的头较长,颈部纤细灵活,牙齿已经退化且长了取代牙齿的角质喙。它们四肢修长,前肢上有爪子,后肢的小腿骨比大腿骨长,3个脚趾着地。似鸵龙还长有一条长尾巴,当它们急速转弯的时候,尾巴就变成了保持身体平衡的舵。
奔跑能手
似鸵龙大腿肌肉发达,善于奔跑。据推测,似鸵龙的速度可能高达每小时70千米,这样的速度使它们在整个恐龙世界里算得上是奔跑能手了。
似驼龙依靠奔跑躲避捕食者
生活习性
似鸵龙喜欢过小群体生活,它们常在低洼的平原上奔跑,因为它们的眼睛比较大,视野开阔,所以不用担心受到突然袭击。它们是不挑食的食客,喜欢享用各种各样的东西——从小型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到浆果、坚果和种子,都喜欢吃。别看它们的牙齿已经退化,那长长的像鸟喙一样的嘴可是很尖利的,当获得带有坚硬外壳的果实的时候,似鸵龙还会用嘴巴先把果实的硬壳剥去再吃。
恐龙ID卡
名称:似鸵龙
身长:约4米
食性:杂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加拿大、美国
戴头盔的包头龙
包头龙也叫作优头甲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一种植食性恐龙。包头龙是甲龙科中体形最大的恐龙之一,也是所有带甲的恐龙中最为特别的。
坚硬的骨甲
包头龙体长6~7米,约有2吨重,四肢比较短小,长有像蹄的爪子,整个身体都被相互交错的、扁形的骨板覆盖着,就像是装上了装甲带的坦克。引人注目的是,除了身体以外,它们的整个头部也被甲片包裹住了,就像戴了头盔。这些骨质甲片包裹住了它们的整个脑袋,甚至连眼睑上都披有甲片。它们的名字——包头龙就是据此取的。
自卫的武器
包头龙长有坚硬的尾巴,尾尖上还有一个沉重的大骨锤,这可是击打敌人的有力武器。在遇到肉食性恐龙的袭击时,为了自保,它们会挥动着沉重的尾锤进行防卫。
生活习性
包头龙是植食性的恐龙,由于牙齿很小,所以它们可能只吃低矮的植物及浅土中的块茎。像其他甲龙一样,它们也有着水桶般的身躯,里面装着十分复杂的胃和长而回旋的肠子,用来慢慢消化食物。包头龙的消化系统比较复杂,这利于它们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幼年的包头龙一般采取群居生活的方式以求自保,成年包头龙则可能是单独生活的,它们也许不喜欢成群结队的集体活动。
恐龙ID卡
名称:包头龙
身长:6~7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加拿大、美国
尽管防御严密,但面对暴龙,包头龙还是很难幸免于难
牙齿很多的鸭嘴龙
鸭嘴龙是白垩纪晚期出现的一类鸟臀目恐龙。因为这类恐龙的嘴巴宽而扁,很像鸭子的嘴巴,所以被叫作鸭嘴龙。
莲属植物在白垩纪已经出现了
外形特征
鸭嘴龙体长7~15米,头骨较高,在头部的两侧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眼神经较粗,所以眼睛能够向上移动,拓宽了的视野让它们将身边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能够保持较高的警惕。有一些鸭嘴龙头上长着冠状突出物,那是由鼻骨或额骨形成的,也被称作“顶饰”。它们的前肢较短,后肢较长也比较粗壮。鸭嘴龙一般是用后肢行走或者奔跑的,长长的尾巴在它们行走或者奔跑的时候能起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但有的时候,鸭嘴龙也靠短小的前肢支撑着身体,以俯下身来吃低矮的植物。
牙齿特别多
鸭嘴龙的口宽大扁平,口中长着倾斜的菱形牙齿,多达2000颗。这些牙齿一行行重叠地排列在牙床里,可以根据情况替换使用:上面一行磨蚀了,下面又顶上一行。旧的牙齿一旦磨光了还会长出新的来代替。牙齿这么多其实与它们吃的食物有密切关系,因为鸭嘴龙吃的大部分植物是木贼,这种植物含硅质较多,使它们的牙齿磨蚀得较快,所以只有牙齿多且能替换才能满足进食的需要。
生活习性
一般认为,鸭嘴龙生活在沼泽附近,并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水中,这样,它们就可以躲避陆地上凶猛的肉食性恐龙的袭击。因为鸭嘴龙鼻孔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在水中它们只要抬起头来,就可把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
恐龙ID卡
名称:鸭嘴龙
身长:7~15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北美洲、中国
凶猛残暴的暴龙
暴龙也叫霸王龙,是一种著名的肉食性恐龙,曾在白垩纪晚期称霸一时,多分布在北美洲。
外形特征
暴龙体形庞大,站起来身高超过两层楼的高度,头颅窄而长,头骨可长达1.5米,眼睛较小,下 硕大,两颊肌肉十分发达。它们的颈部短粗,身躯结实,虽然前肢已经退化,既短小又无力,但是后肢强健粗壮有力,长有结实的肌肉来支撑它们那庞大的身躯。暴龙脚掌有三趾,趾端有爪,爪和牙齿都是非常有用的搏斗武器。
生活习性
暴龙仅依靠两条腿走路,一般独自或者成双成对地猎食。它们会追踪猎物,猎食的主要目标是幼崽及老弱病残者,如果哪一天运气好,遇到一头死去的动物,它们就可以享受一顿免费大餐了。有些科学家认为暴龙可以张大嘴巴追捕猎物,以便及时给猎物沉重一咬。暴龙每只前肢的前端长着两个指,指上的利爪像人的手指一样长。没人知道暴龙的前肢有什么作用,它们的前肢甚至够不到自己的嘴巴。古生物学家认为,也许它们在休息够了以后需要用前肢支撑,起身离开地面。
可怕的猎食者
暴龙是天生的猎食者,它们的下颌不仅粗壮,而且关节面很靠后,嘴可以张得很大,全张开时用“血盆大口”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它们的嘴里长着短剑般的牙齿,参差不齐,边缘有锯齿。这样的颌骨和牙齿结构,有利于撕裂和咀嚼食物,使它们成为可怕的猎食者。
恐龙ID卡
名称:暴龙
身长:11~14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北美洲
横行一时的阿尔伯脱龙
阿尔伯脱龙也叫作艾伯塔龙,是暴龙科艾伯塔龙亚科下的一属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活动范围在今天的北美洲西部地区。
阿尔伯脱龙骨架化石
外形特征
阿尔伯脱龙一般身长9米左右,身高大约4.5米,体重4吨左右。它们的头很大,脖子很短,呈S形,成年恐龙颈部约为1米长。它们 的头颅骨具有孔洞,这样不仅减轻了头部的重量,而且容纳了肌肉 连接和感觉器。它们的嘴里长有60多颗牙齿;前肢上长有两指,后 肢强壮有力,以双足着地的方式行走;尾巴较长,具有平衡头部重 量和身体的作用。
生活习性
阿尔伯脱龙是一种早期的暴龙科恐龙,出现的时间比我们熟悉的霸王龙早800万年。它们是食肉恐龙,由此可知,它们处在生态食物链的顶部。它们的前肢虽然相对于身形来说显得细小,但是前肢上的两趾却很锋利,可以抓捕猎物。发达的后肢上面长有4趾,由于其中大趾很短,所以只是其他3趾着地,而中间的脚趾比其他两趾长,可以有力地抓着地面,这样的结构让它们善于奔跑。
群体活动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阿尔伯脱龙的化石研究发现,它们是群体活动的,这种现象在较大的肉食性恐龙中是不多见的。
恐龙ID卡
名称:阿尔伯脱龙
身长:约9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北美洲西部
扛着“风帆”的棘龙
棘龙是非洲特有的恐龙,它们出现在白垩纪晚期,是长相怪异的肉食性恐龙。
刚出生的棘龙
怪异的长相
棘龙体形巨大,体长15~18米,体重约有18吨。它们长相怪异,除了背上的鳍状凸起,还生就一副吓人的“嘴脸”,牙齿密密麻麻,每一颗都呈圆锥状,与鳄鱼类似。棘龙长有一个大大的头,这说明它们的智商应该比较高。它们的前肢比后肢要短一些,能够用四条腿走路,但是奔跑时只用后两条腿。
背上的“帆”
棘龙的背上长有许多凸起的骨头,上面覆盖着很厚的表皮,看起来就像是小船上扬着的帆一样,但是这张“帆”是不能被折叠或者收拢的。这张“帆”由一连串长长的脊柱支撑,每根脊柱都是从脊骨上直挺挺地长出来的。这是棘龙区别于其他恐龙最大的特征。有人认为雄性棘龙在争取配偶时会炫耀自己的“帆”,谁的“帆”大,谁就可以争取到配偶;还有种说法是这个帆状物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半水生动物
棘龙是一种半水生的肉食动物,它们会猎食鱼类,这一特性在食肉恐龙中是十分罕见的。它们经常在水中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它们与其他恐龙在地盘与食物方面的竞争。
恐龙ID卡
名称:棘龙
身长:15~18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埃及
敏捷的盗贼——伶盗龙
伶盗龙又译为迅猛龙、速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外形特征
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恐龙,成年个体身长约2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约150千克。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颅骨,可达25厘米;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嘴里有26~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牙齿后侧有明显锯齿边缘。这些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活跃的捕食者,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它们的大脑较大,脑重与体重的比值在恐龙中相当大,这表明它们可能是非常聪明的恐龙。
灵活的“手”
伶盗龙具有大型的“手”,在结构与灵活性上有些类似现代鸟类翅膀的骨头。它们的“手”部有三根锋利且大幅弯曲的指爪,第二根指爪是最长的,而第一根指爪是最短的。伶盗龙的腕部骨头可以作出往内转以及向内抓握的动作,非常灵巧。
出色的奔跑者
伶盗龙尾椎上侧的前关节突以及骨化的肌腱,使它们的尾巴变得坚挺。前关节突开始于第10节尾椎,往前突出,支撑前面4~10根其他的脊椎,数量依所在位置而定。古生物学家推测,这样的结构使得伶盗龙的整个尾巴在垂直方向几乎不能弯曲。近年来科学人员发现了一个保存了完整的伶盗龙尾巴骨头的化石,这些骨头以S状水平弯曲,表明伶盗龙的尾巴在水平方向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这样的尾巴可以帮助伶盗龙在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并灵活转向,这说明伶盗龙是出色的奔跑者。
恐龙ID卡
名称:伶盗龙
身长:约2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蒙古、北美洲
会掘土的单爪龙
单爪龙是一种小型的兽脚类恐龙,与鸟类有亲缘关系,身上长有羽毛,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蒙古。
外形特征
单爪龙身长约1米,双脚长而敏捷,可以快速奔跑,这种外形使它们在其所生存的沙漠平原的环境中能快速获取食物并逃避天敌。
单爪龙有几个重要的特征都与鸟类相似,比如它们有龙骨突,这是鸟类的典型特征;又如其退化的腓骨(不与 骨连接)也是一个与鸟类共有的特征。
单爪龙觅食白蚁
短小而实用的上肢
单爪龙长有极其短小的上肢,其上只有一支结实的大爪。它们的上肢因为太短而够不到自己的脸,但是非常强健。它们可以利用上肢凿穿土丘,从而吃到土丘里面的白蚁。
化石研究
研究显示,单爪龙头部小,牙齿小而尖,显示它们是以昆虫与小型动物为食的,例如蜥蜴与小型哺乳动物。它们的眼睛可能很大,这有助于它们在较寒冷、较少掠食动物的夜晚猎食。
恐龙ID卡
名称:单爪龙
身长:约1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蒙古
南方巨兽龙的牙齿很锋利
南方巨兽龙又名南巨龙、巨兽龙、巨型南美龙,是鲨齿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它们是体形最巨大的陆地肉食性恐龙之一。
南方巨兽龙头骨化石
致命武器
南方巨兽龙虽然在体形上并不是恐龙群里最大的,但还是能令许多小型恐龙产生恐惧,秘密武器就是它们的牙齿。南方巨兽龙的体形要比暴龙大很多,但是和暴龙又粗又大的牙齿相比,它们的牙齿要小得多,也要薄得多。南方巨兽龙的每颗牙齿虽然只有8厘米长,但却很锋利,像锐利的餐刀一样。南方巨兽龙很善于切割猎物,它们在捕食时,一般只要在猎物身上狠狠地咬上一口,就足以致猎物死亡。这锋利的牙齿就是它们猎食和防身的武器。
惊人的速度
南方巨兽龙习惯用两足行走,所以它们的后肢粗壮有力,前肢很短,每个前肢上长有三根指头,而又细又长的尾巴能在快速奔跑中起到平衡和快速转向的作用。科学家把脊椎动物的生物力学和古生物学结合起来,对比汽车的行驶速度与南方巨兽龙的股骨强度,证实它们的最大时速可达每小时60千米。
走向灭绝
南方巨兽龙于9200万年前左右走向了灭绝,在同一时期灭绝的还有南方巨兽龙的近亲鲨齿龙、马普龙和有史以来最大的肉食性恐龙棘龙。在冈瓦纳大陆,它们被体形较小的阿贝力龙取代;在北美洲与亚洲,它们被暴龙所取代。
恐龙ID卡
名称:南方巨兽龙
身长:12~14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阿根
头上长包的肿头龙
肿头龙的头盖骨又高又厚,远远看去,就像是头上肿起了一个大大的包一样,所以被人们称为“肿头龙”,又称“厚头龙”。
温顺的素食动物
肿头龙的牙齿很小,算不上锋利,但很尖锐。不过,它们无法咬动或撕碎动物的肉,甚至连那些纤维丰富、稍稍坚韧点儿的植物也无法嚼烂,所以,它们最喜欢柔软而又新鲜的植物和果实。你无论何时也无法看到肿头龙攻击其他动物或残忍地撕咬其他动物的血淋淋的场面,它们也可算是恐龙界中最温顺的一类了。
最特别的武器
肿头龙头上的肿包令其相貌奇特又滑稽,但你可别小看这又厚又重的肿包,这是它们在搏斗时最有力的武器。这一肿包其实是高高凸起的头盖骨,它们坚硬无比,硬度在古今动物中无人能敌。肿头龙喜欢过群居生活,有时为了表示友好,还会将大肿头互相轻撞,这可能就是这一“武器”的又一个特别的用途吧!
面目狰狞的“丑小子”
肿头龙不仅头顶十分奇特,就连样貌也极为特殊,可以说让人看一眼就无法忘怀。它们的脸部和嘴的四周都长满了角质或骨质凸起的棘状物或肿瘤,就像放大了的癞蛤蟆的皮肤那样。这使得肿头龙的面目异常恐怖,看起来真是又狰狞又丑陋!
恐龙ID卡
名称:肿头龙
身长:约4.5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
肿头龙的碰撞不是打架,而是表示友好
长得像鸵鸟的似鸡龙
似鸡龙是一种杂食性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蒙古南部的戈壁地区。
似鸡龙雕塑
外形特征
似鸡龙身形最长可达6米,体重约400千克,看起来像大鸵鸟,身高相当于身材比较高大的成年人的3倍。似鸡龙身上带有很明显的现代鸟类的特征,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最大型的似鸟龙类恐龙,它们一般栖居在半沙漠化的干旱地区。
自身特点
似鸡龙身上没有羽毛,也没有翅膀,虽然长有前肢,但前肢比后肢要短,两个前掌各有3个利爪,可以很好地抓取食物或者撕裂猎物。似鸡龙后肢修长,习惯用后肢行走,一步就能迈出很远的距离,奔跑起来速度也很快,这有利于它们逃脱敌人的追捕。
似鸡龙靠奔跑躲避追捕
恐龙ID卡
名称:似鸡龙
身长:4~6米
食性:杂食性
生活时代:白垩纪晚期
发现地点:蒙古
与鸟相似
似鸡龙与其他的似鸟龙类恐龙一样,脑袋很小,但是在脑袋的两侧快接近头顶的地方却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这就使得似鸡龙获得了全方位的视野,能够把前后左右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它们长有狭长的喙,没有牙齿,颈部很长也很灵活,这些特征和现代的鸟类很相似。
被误解的窃蛋龙
窃蛋龙是一种和鸟类非常相似的恐龙,它们身长约2米,长有尖尖的爪子和长长的尾巴。
窃蛋龙化石
恶名的由来
1923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安德鲁斯在蒙古戈壁发现了一具恐龙骨架,而在这具骨架的不远处有一窝原角龙的蛋化石,这具骨架貌似正贪婪地望着这些蛋,似乎已经忍不住要下口了。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就给它们起了个很不文雅的名字:窃蛋龙。但实际上窃蛋龙并非是小偷儿,科学家研究发现,窃蛋龙不仅不偷蛋,反而还会孵蛋呢!
健步如飞
别看窃蛋龙体形小巧如火鸡,可它们的前肢十分强壮,两只前肢上各长有3根手指,每根手指都尖锐而有力;后腿细长,后蹬力很大,使它们奔跑起来速度极快,动作敏捷。它们急速奔跑时,长长的尾巴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更利于它们快速奔跑。
自身的利器
窃蛋龙不像暴龙或其他食肉恐龙那样长有锋利的牙齿,但它们却有着强而有力的喙。那大而弯曲的喙坚硬得能够轻易击碎骨头,使得窃蛋龙可以轻而易举地吃到蚌、蛤类那坚硬外壳包裹下的鲜美的肉。
恐龙ID卡
名称:窃蛋龙
身长:1.8~2.5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中国、蒙古
人们曾误以为窃蛋龙偷食其他恐龙的蛋
戴头冠的副栉龙
副栉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鸭嘴龙类恐龙的典型代表。
棒状的头冠
副栉龙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头上延伸出来的头冠,它们的头冠呈棒状,比其他有头冠的恐龙的要长。对于副栉龙头冠的作用,目前科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头冠应该是它们的发声器,可以用来报警或求救。不过这个发声器会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 的
生活习性
副栉龙的前肢十分健壮,既可以在用四足行走的时候支撑身体,又可以用来游泳和涉水。它们以植物为食,在进食的过程中,副栉龙会利用非常敏锐的感觉保持很高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敌人靠近,它们就会迅速地逃离。另外,据古生物学家推测,副栉龙还是群居性动物。
恐龙ID卡
名称:副栉龙
身长:约9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加拿大
模范妈妈——慈母龙
慈母龙英文译为“好妈妈蜥蜴”,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典型的鸭嘴龙类恐龙。
外形特征
慈母龙的体形较大,有一个形似马头的长脑袋,在眼睛的上方长着一个小小的装饰性的实心骨质头冠,嘴巴和鸭子的很像,都比较宽。它们的喙里没有牙,但是喙的两边有牙。它们的前肢较细,但作用很大:它们在建造巢穴的时候,用前肢来掏出巢穴的形状;在下蛋的时候,还要用前肢支撑着身体。慈母龙的前肢短于后肢,所以在四足着地时,它们的臀部就显得比较高了。
恐龙ID卡
名称:慈母龙
身长:约9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加拿大
生活习性
平时慈母龙习惯用四条腿走路,但是跑动的时候它们就会用两条腿,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其行进速度。它们集体生活在森林里,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是它们的食物。
名副其实的慈母
慈母龙一般把窝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便于它们及时地发现敌人。慈母龙把蛋产下来以后,就会守在窝的旁边严加保护,以防蛋被其他的恐龙偷走,有的时候还会趴在上面以保持蛋的温度。孵化出来的小慈母龙要在自己的父母的巢中被保护着待上很长一段时间才离开,所以慈母龙确实配得上“慈母”的称号。
保护幼崽的慈母龙
头上戴盾牌的原角龙
原角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化石被发现于亚洲地区,属于角龙科恐龙中比较原始的一类。
原角龙化石骨架
外形特征
原角龙的体长不过1.5~2米,身材较小但身体很结实,体形接近现在的绵羊。它们一般靠四足行走,四足短小有力,趾端长有蹄状爪,很适合在陆地上生活。尾巴较长,几乎占了身体的一半,在嘴里两侧长着牙。
保护性命的头盾
原角龙的头上没有进化出角,只是在鼻骨的上面长了一个小小的突起,而且在颈部形成了一个颈盾。这个颈盾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原角龙,让它们在受到肉食性恐龙的攻击时避 免遭到被咬断脖子的致命一击。
生活习性
人们曾发现过一个原角龙的墓地,里面有从幼体到成年的许多骨架化石,说明原角龙可能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生活的动物。
原角龙喜欢群居生活,它们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原角龙的脑袋中等大小,所以它们应该比较聪明。它们走路用四只脚,走得比较慢。
恐龙ID卡
名称:原角龙
身长:1.5~2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地点:蒙古
化石发现
1923年的夏天,原角龙的化石被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考察队在蒙古火焰崖附近发现。在这次发现中,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原角龙蛋化石的发现,因为这是人类首次挖到恐龙蛋化石。但是,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蛋的化石其实是窃蛋龙蛋的化石。
伶盗龙和原角龙在打斗。伶盗龙锋利的趾爪可以抓破原角龙的皮肤,但原角龙尖锐的喙也能给对手带来致命的伤害
盾牌插利剑的戟龙
戟龙又叫刺盾角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植食性角龙类恐龙的一种。
威武的颈盾
戟龙不仅头颅硕大,颈部还长有威武的盾状环形装饰物。在盾状饰物周围长着6个大小不一的长角,这些构成了戟龙那大得吓人的颈盾。一般强壮威武的雄性身上的颈盾显得壮观美丽,而雌性身上的颈盾并不发达,因此专家推测这个颈盾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展示雄性魅力,以吸引异性的注意。因为其颈盾看起来很像中国古代兵器中的戟,所以人们便形象地给它们取名为戟龙。
外形和生活习性
戟龙四肢短小,但整个身体的骨架都很结实,胸廓宽大,能让肌肉便于附着。四肢的骨骼很粗壮,尾巴较短,喙状的嘴里长有颊齿,这些都显示它们是植食性恐龙。就像其他角龙类一样,它们也是采取群居的方式生活。
厉害的武器
戟龙的鼻骨上长着一个巨大而直立的尖角,这个尖角能够刺穿肉食性恐龙的皮肉,留下一个深深的窟窿。角和颈盾的骨刺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是它们置对方于死地的重要武器。在同其他恐龙战斗时,戟龙只要把头从下往上用力一顶,颈盾就会刺穿进攻者的胸膛。
恐龙ID卡
名称:戟龙
身长:约5.5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加拿大
戟龙和其他植食性恐龙能够和平共处
爪子像镰刀的铸镰龙
铸镰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它们的化石于2005年在美国犹他州东部的希达山上被发现。
外形特征
铸镰龙的体长大约有4米,与许多植食性恐龙相比,算是很小巧了。研究发现,它们的牙齿能够撕碎松针,而且它们的股骨要比胫骨长,这说明了铸镰龙很善于奔跑,速度也较快,适合捕捉猎物。
铸镰龙头骨化石
恐龙ID卡
名称:铸镰龙
身长:约4米
食性:杂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
生活习性
铸镰龙的身高仅约1.2米,加上长颈,它们可以吃到1.5米高的树叶或水果。像叶子的牙齿及10~13厘米长的爪表明它们是杂食性的恐龙。
化石研究
铸镰龙的化石是在美国犹他州的希达山中被发现的,那里总共有数百甚至数千个标本,但只有少量被发掘出来。人们从铸镰龙的化石推测,铸镰龙有羽毛以及镰刀状的爪。另外,从化石研究来看,铸镰龙还应该是植食性恐龙—懒爪龙的祖先,这就说明了植食性恐龙是由肉食性恐龙慢慢进化来的。
酷似犀牛的尖角龙
尖角龙生活在距今约75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属于植食性的角龙科恐龙,以鼻骨上的尖角闻名于世。
酷似犀牛
尖角龙不仅有一只和犀牛相似的尖角,就连长相和和身形都酷似犀牛。它们有着强而有力的粗壮四肢,脚趾趾很很宽,尾巴很短,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屁股扭哇扭的,简直像极了犀牛,乍一看还真以为是一只放大了的犀牛呢。
硕大的头部
尖角龙的头部很大,几乎与身体同宽,在它们的颈部还长有片状的骨头,就像盖在脖子上的盾牌一样,人们称其为“颈盾”。这向外扩张的颈盾将头部衬得更加硕大,也令头部更加沉重,尖角龙每一次晃头,都会给颈部乃至全身骨骼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尖角龙已经进化出了比其他恐龙更强健的肌肉与韧带,骨头也更加坚硬。
鼻角与颈盾的奇特作用
尖角龙的大型鼻角与颈盾使其成为恐龙界中面相最为特殊的一类。它们在尖角龙的生活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呢?这一直是生物学家们争论的话题之一。根据曾挖掘出的带有伤痕的尖角龙颈盾化石可以推断出,它们可以作为抵抗肉食性动物的有力武器,同样也可以作为同类之间为争夺异性或食物而进行打斗的工具。有的专家和学者还认为,同类恐龙间可以通过鼻角和颈盾的细微差别而相互区分,它们能起到视觉上的辨识物的作用。
恐龙ID卡
名称:尖角龙
身长:约6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加拿大
头上长角的三角龙
三角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多分布在今天的北美洲地区,是一种喜欢过群居生活的中型恐龙。
外形特征
三角龙体形巨大,身长接近10米,大约有10吨重,是角龙类中的大个子。它们长着一个非常奇特甚至可怕的头,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从鼻子的部位长出,较短;另两只从眼睛上方长出,很长,有1米多。三角龙样子长得很像现在的犀牛,但是体重要重很多,差不多是犀牛的5倍。在它们的脖子周围长有一个巨大的骨质颈盾,加上头上的两个较长的眉角和一只较短的鼻角,构成了一套强有力的武器。
外表只是假象
外形看起来骁勇善战的三角龙,其实是一种很温驯的植食性恐龙,脸上的尖角只是它们的防御工具,它们一般不主动攻击其他的动物。光是看三角龙的体形,我们会觉得它们的动作应该很笨拙,其实不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当三角龙撒开了四足奔跑的时候,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三角龙抵御霸王龙
防御工具
三角龙的角与现在的野牛角一样,既结实又粗大,这种角在防卫性的战斗中,肯定会大有用武之地。当三角龙与暴龙之类的敌人相遇时,它们就低下头,伏下身子,将长长的角朝着对方,摆出一副战斗的架势。不仅如此,三角龙那强有力的颈盾也会倒竖起来,威吓敌人。因为处在肉食性恐龙到处逞凶的时代,三角龙之类的植食性恐龙必须具备这样的武器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恐龙ID卡
名称:三角龙
身长:近10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加拿大、美国
名不副实的五角龙
五角龙生活在距今约75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生活地点在今天的北美洲,是较大型的植食性恐龙。
恐龙ID卡
名称:五角龙
身长:约8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
名不副实
五角龙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古生物学家一开始认为它的面部长有5只角。实际上,它只有3只角——鼻拱上1只直角,眉拱上两只弯角。古生物学家看到的另外两只角,不过是它的眼睛下、后颊上的两个骨质突起。
威武的颈盾
五角龙的颈盾很高大,边缘点缀着一列呈三角形的小突角,看起来很是威武雄壮。为了支撑这个沉重的颈盾,五角龙的颈椎都是紧缩在一起的,这样它就有承受这份重量的能力了。
不断换牙的埃德蒙顿龙
埃德蒙顿龙是鸟脚类恐龙,成年的埃德蒙顿龙身长9~13米,体重约4吨,是鸭嘴龙类中最大型的一种,在白垩纪晚期分布广泛。
不断换牙
埃德蒙顿龙为了吃坚硬的植物,需要不断地咀嚼──它们嘴中长有上千颗牙齿,排列成数十列齿系,每列齿系有至少6颗牙齿。但是它们只有上 骨与齿骨长有牙齿。新的牙齿会不断地生长来取代脱落的牙齿,一颗牙齿需要约一年的时间来生长。
生活习性
由于埃德蒙顿龙分布广泛,其化石在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发现,其中包含北极区,因此有科学家提出埃德蒙顿龙可能具有迁徙过冬的习性。
恐龙ID卡
名称:埃德蒙顿龙
身长:9~13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加拿大
生存环境
埃德蒙顿龙与暴龙可能生存于同一时期的同一环境。在美国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馆展览的一个埃德蒙顿龙成年标本显示,它的尾巴曾被兽脚类恐龙所咬。尾部的第13到17节椎骨的神经棘具有明显的牙齿痕迹,其中一个神经棘断裂,而其他神经棘弯曲,这说明它曾经被肉食性动物从后方攻击过。由于这个部位的高度至少有2.9米,攻击者应是种体形巨大的肉食性动物,而从该化石的发现地区来判断,该地区的唯一大型肉食性动物是暴龙。
暴龙捕食埃德蒙顿龙
埃德蒙顿甲龙有副坚硬的铠甲
埃德蒙顿甲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是一种植食性的甲龙类恐龙。
威武强硬的铠甲
埃德蒙顿甲龙的身体上长有层层钉状和块状的甲板,就连头部和颈部上也长有骨板,这些骨板的表面可能包着一层角质,使得骨板坚硬异常。这些坚硬的甲板和骨板布满埃德蒙顿甲龙的周身,就像为它们披上了一层最威武、最强硬的铠甲一样,使得其他食肉恐龙对它们难以下口,最终不得不放弃捕食。埃德蒙顿甲龙就这样在危险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地保护了自己。
爱挑食的孩子
埃德蒙顿甲龙的外形与众不同,它们的嘴巴细长而狭窄,生物学家由此推测它们可能是挑食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它们定会选择一些汁液最多的植物来食用。它们会将头部深入灌木丛或低矮的树丛中,先用前方无牙的喙将嫩树叶叼下,然后再用颊齿将食物嚼烂吞入肚中。不过如果遇上旱季,无法找到多汁的植物,它们也会吃些坚韧的灌木甚至啃食些容易嚼的树皮。
身背数把“宝剑”
埃德蒙顿甲龙身体两侧各长有一排尖锐的骨质刺,这两排细长而尖锐的刺就像两排锋利的宝剑一样护卫着它们。一旦遇到危险或受到攻击,它们就会立刻趴在地上,一则是为了保护自己柔软的肚子不被攻击,二则是为了向敌人展示自己的武器,它们用“宝剑”指着敌人,使敌人望而却步。
恐龙ID卡
名称:埃德蒙顿甲龙
身长:约7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加拿大
面对埃德蒙顿甲龙的铠甲,暴龙无从下口
暴龙的远房亲戚——特暴龙
特暴龙生活在距今大约有7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其化石被发现于中国和蒙古。经研究发现,特暴龙与北美洲的暴龙十分相似,应该是暴龙的远房亲戚,属于肉食性兽脚类恐龙。
外形特征
特暴龙是特大型暴龙科动物之一,身长在9~12米。脑袋硕大,但因为特暴龙的头骨里有很多余留空间,头的重量就轻了很多,而和它自身的体重相比,头就显得更轻盈了。它们的前腿较短,每个手掌有两根手指;后肢长而粗,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肢端末有三根脚趾。特暴龙的尾巴不但长而且很重,可以用来平衡头部与胸部的重量,将全身的重心保持在臀部。
特暴龙在捕食猎物
坚固的颅骨
特暴龙的鼻骨与泪骨间缺乏骨质的连结,但上颌骨的后方有个楔入泪骨内的大型突起,当它们进食时,咬合的力量从特暴龙的上颌骨直接传递到泪骨。这就使它们的泪骨与额骨、前额骨之间更为牢固。由于上颌骨、泪骨、额骨、前额骨之间牢牢地连接着,所以它们的颅骨十分坚固。
名副其实的暴躁
特暴龙生活在潮湿地域,性格相当暴躁,而且十分强悍,是一种顶级的掠食恐龙,甚至可以以大型恐龙为食。它们的牙齿异常锋利,能够轻而易举地咬碎其他动物坚硬的骨骼。特暴龙后肢强壮有力,光是踩踏,就可以让很多动物丧生。因此与它们同时代的恐龙都惧怕它们三分,不会轻易招惹它们。
恐龙ID卡
名称:特暴龙
身长:9~12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中国、蒙古 蒙古
最聪明的恐龙——伤齿龙
伤齿龙也叫锯齿龙,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是一种小型的兽脚类肉食性恐龙。
外形
伤齿龙身长约2米,高度约1米,重约60千克,算是十分小巧玲珑了。修长的四肢,使得伤齿龙奔跑起来速度非常快,很利于它们追捕猎物,或者是在遇到天敌时迅速地逃离。伤齿龙拥有长手臂,可以像鸟类一样往后折起,而手部拥有可 作出相对动作的拇指。它们的第二脚趾上拥有大型的、可缩回的镰刀状趾爪,这些趾爪在奔跑时可能会抬起。
最聪明的恐龙
科学家从伤齿龙的化石研究得出,它们的大脑是所有恐龙中最大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智商应该很高,而且很可能是最聪明的恐龙。因为有着发达的大脑,伤齿龙能对周围的环境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它们的动作也很敏捷,带爪的手指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往往能够轻易地捕食到小型植食性动物。
大眼睛的作用
伤齿龙拥有大眼睛,表明其有夜间行动能力,可能以夜间行动的哺乳动物为食。事实上伤齿龙的眼睛比其他大部分恐龙的稍微靠前,表明伤齿龙可能拥有对物体更立体的知觉。
恐龙ID卡
名称:伤齿龙
身长:约2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美国、加拿大
脑袋坚硬的冥河龙
冥河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大陆,是一种脾气温和的植食性恐龙。
冥河龙头骨化石
外形特征
冥河龙是肿头龙大家族的一员,相貌很怪异,体形和习性都很像今天的野山羊。其头部有一个坚硬的圆形顶骨,而且头颅骨板非常坚实,周围布满了锐利的尖刺。不光是在头颅的顶部,在它们头颅的后部与口鼻部也长有非常发达的骨板和棘状突起。
生活习性
冥河龙多采取群居的方式生活,因为其头颅骨板非常坚实,所以雄性冥河龙一般都是用互相碰撞头部的方式来争夺异性,或者是决出领袖。
恐龙ID卡
名称:冥河龙
身长:约2.4米
食性:植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北美洲
特别的南方盗龙
南方盗龙是目前南半球所发现的最大型的驰龙类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其生活的区域在今天的阿根廷。
短小的前肢
南方盗龙的体长大约5米,头骨较长,约有80厘米。它们的前肢十分短小,按其身体比例来看,短小的前肢与暴龙的相似。
与众不同
人们通过对南方盗龙化石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头骨形状较长,头骨上还带有一些类似伤齿龙科的特征,肱骨只有股骨的一半长,这些都是区别于其他盗龙的特征。另外,南方盗龙的牙齿呈圆锥状,没有锯齿状的边缘,这个特征和棘龙科恐龙很相似。
恐龙ID卡
名称:南方盗龙
身长:约5米
食性:肉食性
生活时期:白垩纪晚期
化石发现地点:阿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