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时空的交错艺术手法

时空的交错艺术手法

时间:2023-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诗词在处理时空变化的艺术手法,往往是同时存在或交错进行的,一首诗中既有时间的延展、凝聚或变形,又有空间的扩展或浓缩,两者或先后、或并行,或交错进行,形成特色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再次罢相后,隐居金陵钟山时所作。此时,他在江宁府和钟山之间筑了一座半山堂,读书诵诗、谈禅出游,也不废著述。此诗是杜甫寓居夔州期间,因中原战乱仍未平息,返家无望。

古典诗词中的时空的交错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在处理时空变化的艺术手法,往往是同时存在或交错进行的,一首诗中既有时间的延展、凝聚或变形,又有空间的扩展或浓缩,两者或先后、或并行,或交错进行,形成特色的艺术魅力。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采取的艺术手法,既有空间变化也有时间变化。从时间转换来说,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从空间转换来说,是“巴山——西窗——巴山”的回环转换。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王安石《萧然》


萧萧三月闭柴荆(时),

绿叶荫荫忽满城(空)。

自是老来游兴少(时),

春风何处不堪行(空)。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再次罢相后,隐居金陵钟山时所作。此时,他在江宁府和钟山之间筑了一座半山堂,读书诵诗、谈禅出游,也不废著述。这首诗吟咏了他在暮春时节的感受。首句是时间,第二句是空间,第三句再是时间,第四句又是空间,呈现很整齐的对应关系。从空间来看,极力渲染春色之浓、之美;但从时间来看,又着意强调意兴阑珊、闭门独坐,与时间上的春色之浓、之美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反映了诗人虽然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依然关心国事,对新法推行遇阻无法释怀的复杂感情。


杜甫《洞房》


洞房(空)佩环冷(时),

玉殿(空)起秋风(时)。

秦地(空)应新月(时),

龙池(空)满旧宫(时)。

系舟(空)今夜远(时),

清漏(空)往时同(时)。

万里关山北(空),   

园陵(空)白露中(时)。


此诗是杜甫寓居夔州期间,因中原战乱仍未平息,返家无望。诗人在清秋之夜,因秋月触发而生故国旧君之思,以一个宫人的口吻,写出时代的感伤和个人的不幸。前四句虚拟长安夜月之景,感念贵记之亡;后四句实写夔州秋夜之景,感明皇之亡。从全诗来看,“洞房”是空间位置,“佩环冷”则是点明季节,一句之中时空交织;第二句“玉殿起秋风”至第六句“清漏往时同”结构完全相同。第七句只有空间变化,结句则又变成时空交织。时空的不断交织转换,将今日的凄凉与昔日的鼎盛,故地的遥想与异乡的清冷反复呈现,其中又通过空中的“清露”与季节上的“秋风”将今与昔、故国与异乡连成一个整体,更加深了漂泊异乡的凄凉和战乱未息、故国难归的幽怨。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时)草连空(空),

天淡云开(空)古今同(时)。

鸟去鸟来山色里(空),

人歌人哭水声中(时)。

深秋(时)帘幕千家雨(空),

落日(时)楼台一笛风(空)。

惆怅无因见范蠡(时),

参差烟树五湖东(空)。


这首诗是杜牧游开元寺,登水阁时的所见所闻及触景所发而作的。此诗前六句以六朝文物消失和天光水色依旧对比,表达一种人事无常而自然永恒的感慨。后两句忽然又联想到范蠡,感慨“萧条异代不同时”,自己与他无缘相见,只能怀着仰慕的心情凭吊他的遗踪。第一句“六朝文物草连空”和第二句“天淡云开古今同”,都是一句之中时空交织。三、四两句是由“空”到“时”;五、六句和一、二句时空组合完全相同;七、八句则是由“时”到“空”。 在表达手法上,空间描绘明丽秀美,节奏轻快,语调流畅,格调明朗俊健。时间表述则重在抒发人生感慨,语调低回,情绪惆怅。通过这种时空交织和反复变化,一方面赞叹宣州的秀美富庶,一方面又生发人生的伤感和惆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