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5000
研究人员发现,奥迪5000怠速控制系统的电子故障有可能造成短时间的电涌,可能会让驾驶人吓一跳,从而不小心踩下油门而不是刹车。研究人员还说,奥迪5000的油门和刹车距离较近,这可能会导致驾驶人把油门错当成刹车。奥迪的油门和刹车与很多美国汽车的尺寸不同,外形也不同。
报告建议:加大油门和刹车之间的距离,把刹车踏板抬高,这样就不容易同时踩刹车和油门了,此外要安装一个“排档锁定装置”,防止驾驶人在没有踩刹车的情况下,换成D档
奥迪在应对自身突然加速问题的过程中,为促成排档锁定技术成为自动档汽车的标准配置铺平了道路。
2000年5月2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开始对凡士通轮胎容易发生爆裂一事展开调查。截止当天,该机构已收到90例投诉,其中包括因为该型轮胎爆裂导致33起交通事故的报告,这些事故共导致27人受伤,4人死亡。
2000年8月9日,凡士通公司宣布回收650万只ATX、ATX II以及Wilderness AT轮胎,其中很多都是以标准配置安装在福特Explorers赛车上一起出售的。
2000年9月1日,NHTSA发布另外大约140万只也应该被更换的轮胎清单,但凡士通公司拒绝回收这些轮胎。 2000年8月31日,NHTSA将有关调查的等级由初步问询上升到工程分析,截止当天,该机构收到的交通事故报告显示,该型轮胎已导致88人死亡,250多人受伤。
2000年9月6日,美国国会针对这一情况举行听证会。凡士通公司首席执行官马萨托什-奥诺承认其轮胎可能与很多交通事故有关,但福特公司的CEO纳塞尔仍然坚持声称福特与此无关。
2000年11月6日,凡士通公司表示正在集中精力对其一家工厂的产品设计及制造过程进行检查,并表示该工厂的生产过程存在问题可能是造成轮胎出现故障的原因。
2000年11月27日,凡士通公司表示其回收所有530万只被更换的轮胎的工作即将结束。
2000年12月6日,NHTSA宣布,截止当天,因为凡士通轮胎引起的交通事故已导致148人死亡,525人受伤。
2000年12月14日,Bridgestone公司总裁表示,安装凡士通轮胎的车辆出现重大交通事故是因多种因素所致,并非完全由轮胎引发。
2000年12月19日,凡士通公司的报告称,其位于伊利诺伊州的一家工厂在轮胎设计和橡胶合成方面存在问题,但同时指出福特汽车本身也存在问题,而且福特公司为汽车设计的载重过高。
2001年1月2日,福特表示将为所有福特、林肯以及Mercury汽车的用户提供轮胎安全性能承诺,福特表示该承诺将适用于2001年的各款汽车。
2001年1月11日,Bridgestone公司总裁表示将于3月份辞职。
2000年2月6日,NHTSA宣布,截止当天,因为凡士通轮胎出现故障造成的交通事故已导致174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2001年3月23日,福特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称,由于回收凡士通轮胎及赔偿顾客对安装凡士通轮胎的Explorer赛车提出的投诉而造成的损失到2000年底已达5.9亿美元。
2001年5月18日,福特公司表示尚未决定是否回收所有的凡士通轮胎,此前《纽约时报》的文章称,福特有这种意向。
2001年5月21日,凡士通与福特结束了95年的合作关系,声称“两公司之间的基本合作基础已将遭到严重破坏”。
2001年5月22日,福特表示将回收余下的1300万只安装于福特汽车上的Wildnerness AT轮胎,声称对该轮胎的安全性表示担心,福特公司将为这次回收支出21亿美元。
三菱汽车隐瞒质量丑闻
召回16.8万辆存在离合器设计缺陷的三菱重型卡车,进行免费修理。6月中旬,三菱扶桑公司又宣布,将再次召回45万辆设计存在缺陷的卡车。此次召回的汽车共涉及43种汽车设计故障,这些故障出现在从1992年至2004年3月间出现的93起交通事故中。
1996年,300名三菱美国分部女职员集体起诉公司性骚扰,2年后,三菱花费3400万美元解决了这个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性骚扰案。
1997年,日本警方着手调查三菱向黑社会团体提供利益事件令三菱品牌大打折扣。
1998年,一辆在奈良县公路上行驶的卡车的离合器系统突然发生故障,驱动轴飞离卡车并砸在尾随其后的一辆汽车挡风玻璃上,导致汽车司机头部受伤。
2000年,三菱美国销售分部承认夸大销售数字。同年,公司承认20多年来没有向日本政府汇报顾客投诉的产品质量问题,这些汇报有可能会引起产品召回。“汽车召回风波”让三菱付出了1285亿日元作为汽车召回和结构重组的开支。之后,作为日本第四大汽车公司,三菱发布2000年利润预亏消息,净亏损达到2700亿日元。
2000年7月,日本运输省发现,自1977年起,三菱汽车公司便刻意对外隐瞒顾客对产品问题的投诉共计6.4万多件,对21个品种的81万辆瑕疵车也秘而不宣。
2000年8月22日,三菱汽车公司承认自1977年起向政府掩盖顾客投诉超过20年,公司为此道歉。公司总经理河添就这起丑闻向交通部呈递报告,首次承认公司掩盖实情的程度。河添当年年底下台。
2000年12月25日,在中国,一辆帕杰罗V31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因刹车失灵,将一位名叫陆慧的女士撞倒,“陆慧事件”由此拉开序幕。
2002年1月,一辆正在横滨行驶的三菱重型拖车的一个车轮突然飞离车体,砸死一人砸伤两人。
2002年10月,鹿儿岛一名39岁的司机因三菱卡车离合器系统质量问题引发重大交通事故而身亡。
2003年3月,三菱经销商抱怨三菱公司向信用不良的顾客贷款买车,为了扩大销售数字,将积压车辆摆满了他们的停车场。
2004年4月,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解除了与三菱汽车的资金、技术合作。
2004年5月6日,日本警方逮捕了2002年1月任职于三菱汽车公司和三菱扶桑汽车公司的7名高层主管。
2004年6月2日,三菱汽车公司公开承认,过去几年内该公司发现了更多人为掩盖技术缺陷的案例,其中一些缺陷已被人为掩盖11年之久。同时公司宣布召回1992年至1998年生产的17种型号、共计16.37万辆汽车。
2004年6月10日,神奈川县警方以涉嫌“业务过失致死罪”逮捕了三菱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河添克彦以及三菱扶桑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宇佐美隆等6人。
2005年4月15日,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宣布对其生产的部分戈蓝(GALANT)轿车实施召回检修。其中包括1997年10月31日至2001年4月24日期间生产,向中国市场出口的481辆。
2005年4月20日,日本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向日本国土交通省递交4种类型卡车和客车召回申请书。其中一种巴士由于去年6月召回时修理不充分需要再次召回,这是该公司自去年春季隐瞒汽车缺陷问题被曝光以来第7例二次召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