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银行通过传统业务与盈利模式已无法从容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这也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正面审视问题,寻找突破口,尽快全面的实施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今天,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陆岷峰就此接受《理论周刊》专访,他认为,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构建商业银行强大创新能力和进行经营模式流程与结构上的优化升级,是传统银行快速适应和战胜互联网金融冲击的重要契合点。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在关系,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的范畴之内,其本质仍是金融,但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在服务弱势群体方面暴露出明显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大量“救急不救穷”现象,对中小企业扶植力度欠缺。互联网金融看准传统银行这一弊端,将“长尾理论”成功运用到业务服务之中。具体而言,传统银行往往追求规模经济性,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对利润贡献最大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领域,即大企业、大客户和中高端零售客户。而对于P2P、小微企业贷款、小额理财、个人借贷担保等“尾部”业务,商业银行通常由于成本、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等因素而望而却步。互联网金融业务看准服务空洞区,满足这方面企业的现实需求,对传统银行业务服务范围进行了有效扩展,实现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类业务分流。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巧妙地运用大数据技术,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交易成难以降低的瓶颈。通过互联网提供便捷理财功能,逐步开始作用于以银行和保险为资本升值的传统性渠道,通过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性平台,能够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益,并且互联网金融第三方理财支付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了更广范围的产品推广与宣传,拥有比银行理财门槛更低的特点。
除了上述补充关系,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又存在一种替代关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商业银行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中,中间业务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在银行中的应用,可以说金融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中间业务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规范程度。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只是把机构网点的扩张和人员结构的优化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采取增加网点、延长工作时间等简单粗放的形式,许多中间业务处理仍由手工操作,服务质量和效率较低。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充分意识到中间业务的转型升级对于其能否成功幸存的重要程度,纷纷重视对于中间业务的互联网化开发,不断增加中间业务获取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业务的增长,“余额宝”们的高收益正出现替代商业传统理财业务模式的趋势。但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着更高收益的新型理财产品的探索时间,非标资产的进展速度惊人,这也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
互联网金融业务实质上只是对银行传统业务所较少涉及或尚未涉及的领域进行补充。传统银行正在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不断加快传统业务的互联网化进程。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拼抢主动权,争夺数据资源,旨在精准营销产品。在融资领域,线上融资的兴起和发展与电商平台的构建密不可分。由无数小微企业构成的利基市场促进了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随着信息在平台上的汇聚与优化使得新金融势力依托平台进行金融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变得水到渠成。面对新金融势力频繁“跨界”,对金融领域的步步紧逼,许多银行的做法恰是借鉴电商平台成功经验,搭建自有的电商平台,化身“银行系电商”。
银行此举并非要转行做电商,而是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业态下左右竞争胜负的核心因素在于客户的信息,无疑电商平台是一种低成本、大规模和高效率获取客户信息的渠道。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进而把握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金融的对接融合。各大银行竞相开始了在电商平台构建思路和模式塑造方面的创新,来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的蓝海。如何在电商平台的建设方面突出特色、有所创新,进而在新一轮金融变革中抢得发展的先机,对于所有银行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
将互联网思维嵌入到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当以用户需求作为转型升级依据。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自其成立便已形成,但在多年的实际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以大客户为中心”,救急不救穷现象频发,对创新型企业缺乏扶植等,这些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因素。用户思维对于商业银行战略的指导意义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客户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商业环境发生着巨变,商业规则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变换。商业银行以往靠简单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便达到了经营的主要目的。现在则大大不同,如果商业银行还只盯住原有的客户群,将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必须培养出一批具有感知、体验与分享能力的用户群。这些用户是使用产品或者服务的受益人,但他们未必向银行支付了费用。银行通过贴心的讲解与服务,将产品销售出去或者仅仅是向用户免费提供某些业务,引导用户进一步去加深了解银行的产品并进行更加深入交易的意愿。银行通过提供细心贴心的服务与产品,让用户感知到银行的存在与带给他们的价值。直销银行的兴起正是用户思维应用于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体现。直销银行没有实体网点,所有的服务和产品都通过邮件、电话、互联网等完成,颠覆了传统银行模式。因为没有网点经营费用,直销银行为客户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存贷款价格及更低的手续费率。降低运营成本,回馈客户是直销银行的核心价值。
商业银行从中应当认识到强化数据价值挖掘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加大为传统业务互联网化提供技术支持的力度。“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使银行业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等均呈现爆炸式增长,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大大提高经营管理过程对各种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能力。这种价值挖掘能力主要体现在业务发展、决策判断、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在业务发展上,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大同小异,差异性不强。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银行实现差异化经营形成自身比较优势。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为银行创造了全新的客户接触渠道,对来自银行物理网点、移动终端、PC终端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挖掘,将为更好的发现与满足用户需求、交叉销售及加快产品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在决策判断上,大数据思维的应用将使银行从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逐渐转向“数据决策”模式,经营决策更多的依据客观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地对经营业绩、业务风险、资源分配进行决策。在经营管理上,对于资产、负债、交易、客户及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进行资产配置、资本结构管理、成本控制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是银行业转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是商业银行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将大大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在风险防控方面,银行将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风险精细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客户动态行为以及客户静态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量化用户违约可能性,既有助于对用户实施精准贷款定价决策,又能有效地进行风险预警。银行还能通过对所有潜在分析的量化分析及精细化管理,降低银行的风险暴露成本,实现资本使用效率的最优化。
商业银行可以从中学习积极打造新型业务平台。商业银行顺应互联网金融浪潮,搭建自身独特业务平台已成为大势所趋。通过运用平台思维,创设特色平台以打造自己的经营特色,从而占领金融竞争的制高点。平台思维要求商业银行更多的关注众多闲散用户,通过搭建合理平台将这些用户集聚起来,从他们中收获惊人价值。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可以搭建的潜在平台种类丰富,包括支付平台、融资借贷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同业业务平台等等。以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该平台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如果说一个核心企业构成了平台的某一个点,其上下游客户则构成了两个伞状线,即形成N+1+N模式,当平台内的核心企业达到一定的数量级,这些伞状线将结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在这张网内的角色可以相互变动与替换,企业间彼此交织、相互渗透,因此基于网内企业供销和结算活动所生成的信息非常丰富。借助这些信息,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分析某一企业的产品、规模、销售方式、结算方式、账期、履约情况等信息,从而为网内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搭建平台并不是最终目的,搭建平台只是为了融聚更多用户,谁拥有了用户、拥有了消费者,谁培育或掌握了客户的消费习惯,谁就拥有了市场。商业银行的金融平台搭建要紧紧结合用户最为关心的生活现实和财富管理需求,通过互联网广聚各类生活资源,带动聚集流量,通过提供丰富而具有竞争力的交易品种来实现用户财富增长,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活跃度、增加平台黏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