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演奏贝多芬第号钢琴奏鸣曲

演奏贝多芬第号钢琴奏鸣曲

时间:2023-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贝多芬: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110 BEETHOVEN: Sonate Nr.31 As-dur op.110 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一个附有柔板序奏的大赋格曲乐章,从内容与形式上看,是属于独树一帜的杰出音乐,是一首扣人心弦的音乐。赋格曲的再现通过倒影、音调及声部的模仿、增大主题,又一次表明了贝多芬在这里创造了唯一自己风格的赋格曲。

概况

贝多芬:第三十一号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1

第三十一号钢琴奏鸣曲,降A大调,OP.110,是在《庄严大弥撒》创作中抽空而作,完成于1821年,全曲笼罩着一层深沉的悲叹色彩。


共3个乐章:

1. 极充满感情的如歌似的中板,降A大调,奏鸣曲式。这个乐章让梦幻一般的琶音装扮得尤如抒情诗,第一主题温文尔雅,开头4小节略呈内省性,下面的优美旋律充满憧憬。

2.极快的快板,F小调,三段体。具有谐谑性格,主题很有律动性。中段是降D大调,将下降的主题变态作5次反复。

3.不太慢的慢板,降A大调,序奏,以宣叙调开始,速度不断变化,然后响起阴郁的和弦,唱起《悲叹之歌》。主部是不太快的快板,三声部赋格曲。在低音部产生优美的旋律性主题,应答在中声部,低音部则成为8分音符的对位主题。接着主题重叠在高音部而成为三声部。其中《悲叹之歌》再现时,贝多芬标示:“精疲力竭,不胜悲叹”。在发展中,主题转位,又标示有“逐渐恢复元气地”。最后转为小快板,脱离赋格,使主题装饰得更加有光彩。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 flat major, Op. 110 - I. 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 flat major, Op. 110 - II. Allegro molto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 flat major, Op. 110 - III. Adagio ma non troppo - Fug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 Op.110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in As-dur Op.110 ,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充满感情的如歌的中板,降A大调,3/4拍,奏鸣曲式。

是一篇由雅致而优美的旋律、梦幻一样的琶音所组成的抒情诗。第一主题温柔而斯文地唱出。清丽脱俗的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奏出。展开部是将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做八次的转调和反复,然后立即进入再现部。


第二乐章,极快板,f小调,2/4拍,三部曲式。

具有谐谑曲性格,拥有豪放性和自由性。主题很有律动感,用弱和强,使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中段是降D大调。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忠实在线,最后乐曲平静的结束。


第三乐章,不太慢的慢板,降A大调,4/4拍、不太快的快板,降A大调,6/8拍。

这是有很大慢板序奏的赋格曲乐章,其内容 与结构都非常有独创性的。慢板的序奏,是以降b小调轻轻开始的喧叙调,速度不断在变化。随后,以最初的速度,12/16拍开始阴郁的和弦,以降a小调唱出 了“悲叹之歌”。主部是不太快的快板,6/8拍的三声部赋格曲,在低音部出现极为优美的主题。答题在中声部,低音部则是八分音符的对题,接着主题重叠在高 音部使乐曲成为三声部。以下便展开极为自由的主题发展,做很大的渐强而到达高潮,然后在g小调再出现“悲叹之歌”。这时的歌曲用上很多休止符,断断续续地 唱下去。然后经过只用和弦做很大渐强的接连部分,乐曲进入G大调,6/8拍,再度进入赋格曲。最后转为小快板,离开赋格手法,将主题装饰得非常豪华,象是 一扫悲叹情绪,在动人的高昂情绪中结束全曲。



贝多芬: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110 BEETHOVEN: Sonate Nr.31 As-dur op.110 (1821)

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一个附有柔板序奏的大赋格曲乐章,从内容与形式上看,是属于独树一帜的杰出音乐,是一首扣人心弦的音乐。这个柔板序奏反映了歌剧形式的实践,它是有朗诵特点的自由幻想曲,其中多次变化的速度证明了贝多芬力图用声乐的因素来丰富器乐音乐,其说话般的音调十分富有表现力。

序奏从宣叙调开始,灵活多变,上下动摇的旋律线具有无比的宏大感,内心由悲伤揭开了更遥远的世界,纯朴而深情,表现了晚年贝多芬的一种有特性倾向,庄重歌唱的悲歌,咏叹调哼唱着深深的哀愁、叹息,是一种诗意的忘我。

赋格曲充满了动听的旋律和深厚的感情,其中的对题最为显著,用三声赋格曲写作的优美主题全是独立的出色旋律,它们经过扩大、浓缩、呼应、应答,写得非常精致,十分动人,很好地表现了意志的坚定性。赋格曲的再现通过倒影、音调及声部的模仿、增大主题,又一次表明了贝多芬在这里创造了唯一自己风格的赋格曲。

尾声在跃升到狂烈的巅峰时,又表现出最高度的戏剧式威力,音响汹涌增长、热情高涨,整个结束具有雄伟壮丽、喜气洋洋的性质。

总之,这首奏鸣曲的构思是十分清楚的,乐观的信念是强烈的,我们从中听到的是一个内在的、深沉的、高贵的心声,感受到的是一种向上的冲动、一种热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