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学知识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医

国学知识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医

时间:2024-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唯一的教育部直属211大学,到今年成立60周年,在这期间探索了不少新的路子。中医药主要涉及到三个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北京中药大学的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都是全国第一。我们北中医非常重视国学知识,在全国率先开设国学院。影视作品的热播扩大了中医的影响力,这对中医来说是好事情。这三书是学好中医的基础。

  

  “两会e中医”视频访谈专题报道

  主持人:中国中医药网执行总编 高新军

  受访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院院长 张其成

  主持人:张教授您好。我们知道这几年来中医药教育变化很大,很多院校都在探索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医药院校中唯一一所211学校,您怎么看待北中医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唯一的教育部直属211大学,到今年成立60周年,在这期间探索了不少新的路子。开设过5年学制、7年学制、8年学制,还有9年学制,9年制就是学士、硕士、博士一条龙,还开了好多实验班以及一些专题实验,应该说探索出不少经验。

  主持人:您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集国家力量来建立一所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那么您认为所谓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张其成: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学科,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学科。中医药主要涉及到三个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北京中药大学的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都是全国第一。第二个条件是人才,要大师云集。大师包括国医大师、院士、学者等等,我们北中医有国医大师,但目前还没有院士。第三个就是要有绩效,也就是产出,你取得了什么成绩,你对整个社会做了什么贡献。

  主持人:您在平常教学中接触学生比较多,您觉得目前大学生对于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和接纳能力是怎样的?跟以前的学生比起来,现在学生他的思维比较活跃,可能跟以前学生有所不同,能不能介绍一下?

  张其成:的确有不同。这一代可以说是网络的一代,接受新兴事物能力极强,掌握信息非常迅速。但是刚接触到中医时,会觉得跟原来学的东西不一样,很难接得上中医思维。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阶段就应该要按照传统的中医、也就是大医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学生,要讲五经、三史、诸子、内典、老庄以及古代科学知识,这些是成为大医的基础。我们北中医非常重视国学知识,在全国率先开设国学院。朱良春老先生在我们国学院成立的时候专门写了贺词,贺词里讲到,“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你要先当一个秀才,再学医,那就是一个大医了,而不是一个医匠。

  主持人:您是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您认为中医药与中华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张其成: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其实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可以用两句简单的话概括,一个叫做“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大家都很清楚,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句更重要,叫做“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它是一个代表,离我们老百姓生活最为贴近的。另外,中医药文化是集人文科技于一身的。现在一提中华文化大家马上想到儒释道,其实中华文化有四大金刚:儒释道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的医道源于道和儒,它的思维方法和儒释道完全相通。

  主持人:近几年,很多影视文学作品都融进了中医药元素,比如最近热播的《女医明妃传》。您怎么看待这些作品对中医药文化转播起到的作用?

  张其成: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中医普遍陌生,不太了解。影视作品的热播扩大了中医的影响力,这对中医来说是好事情。但是,另一个方面,它有不严谨的成分在里面。比如女医在宫廷里不能给男人看病,涉及的那些偏方土法也值得推敲,弄不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就觉得中医药传播一定要借助这些传播方式,包括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等,把中医的味道、中医的故事、中医的那些经验好好呈现出来。

  主持人:有网友希望您能推荐一些书目,通过阅读来增加国学知识,增进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张其成:我推荐三本书吧。第一本是《易经》,第二本是《道德经》,第三本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我建议不要看教材,教材是选读,还不够,一定要读全文162篇。这三书是学好中医的基础。所以我希望大家好好阅读,了解中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