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名自扬
关于张仲景治病有很多传说。一次,张仲景到河南桐柏山采药,遇到一个山民找他看病,张仲景号完脉后说,先生,你的手腕为什么有兽脉?山民只好如实说,我乃是峰山山洞里的老猴,这些日子身体不舒服,所以找你为我治病。张仲景听后,从药包里拿出一丸药递给老猴,当时就药到病除。第二天,老猴扛了一块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非常感谢你治好我的病,我无以为报,这块木头是万年以上的桐木,送给你。后来,张仲景请人用这块桐木做了两把古琴,一把叫“古猿”,一把叫“万年”。在中国音乐史上,这两把古琴的名字就记在虞汝明所写的《古琴疏》里。
张仲景的故事不但流传于民间,在一些医学专著里也有记载,并且还有不少的证据。清康熙年间有个人叫徐中可,他根据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写了一本《金匮要略论注》,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件事。有个读书人叫冯应鳌,他得了重病,身上一阵冷一阵热,很长时间都没治好。一天夜里,冯应鳌神志不清,在梦中,他见到一位黄衣黄帽的仙人,仙人用手摸遍冯应鳌的全身后,冯应鳌顿觉神清气爽。冯应鳌急忙询问仙人姓名,为何给自己治病、仙人告诉他说,我是南阳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今天为你治病是因为有事需要你帮忙,南阳城正东4里有一座词堂,词堂后77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会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阻止他们,同时你要修整墓和词堂,就算对我的安慰。仙人说完后飘然而去。
冯应鳌醒后果然痊愈,他牢记仙人的嘱托,几年后来到南阳城东,果然寻到了词堂,并发现几个园丁打井挖出一块石碑,上写“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这块石碑现在还存放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医圣词,遗憾的是,石碑没有署明立碑的年代及立碑之人。
晋朝皇甫谧写过一本针灸著作经典《针灸甲乙经》,在这本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张仲景遇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经过一番观察后,张仲景说小伙子,你的身体有病,20年后,你的眉毛会掉光,半年后会送命。张仲景接着说,要想免除病灾,你需要吃我的“五石汤”。王仲宣很不高兴,并没有在意张仲景所说的话,也没有吃张仲景留下的药。过了20年,王仲宣的眉毛果然掉光,又过了187天,王仲宣病死。关于这个故事,经不起严格的推
敲,王仲宣虽然确实41岁病逝,但很多人认为是死于传染病。
行医为民解忧患
张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太守,至今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他留给后世的恩泽。在张仲景逝世1300多年后,人们把最高的赞誉送给了他,尊称他为“医圣”。
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和原因,造就了张仲景这样一位千古名医呢?王仲宣曾写过一首诗,描写当时人民逃荒逃难时的情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
两相完。”这首诗可以说是当时战乱中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战争连年不断,从黄巾军起义到董卓之乱,再到天下纷争、三国鼎立,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传染病流行;第二,天灾不断,张仲景在世的70年中,史书上记载的严重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冰雹、地震、蝗虫、龙卷风、泥石流、雷电、海水倒灌、河堤决口等纷纷出现,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疾病流行。史书记载,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广阔的中原地区,到处可见白骨,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张仲景记述了自己的经历:“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为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描述了一个大家族因传染病不断死去的惨景,其中提到的伤寒指外感病。眼睁睁地看着众多百姓不断死于战争和瘟疫,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病魔夺去生命,作为医生的张仲景无能为力,所以他就发愤图强,立志钻研学术,希望创立防治传染病的途径。
博采众方著文章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开始对古人遗留下来的医学经典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把当代和古人防治疾病的经验、药方广泛收集。同时,张仲景又亲身参加实践,并平脉辨证,最终完成了《伤寒杂病论》,共16卷。
《伤寒杂病论》的出现,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在此之前,中医的研究著作历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侧重研究病理,一种侧重收集行之有效的药方。张仲景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中医的经典理论与历代经方相结合。然而,在动荡战乱的漫长年代里,《伤寒杂病论》却难以保全。在张仲景死后的800多年里,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先后发现了散佚的《伤寒杂病论》部分残卷,人们分别校注,刊印成书。于是,现在写入中学课本的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实际上一分为二,成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匾要略》。而这两本医学名著,至今仍然是中医药学的经典教材,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