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别以为名人都是你“培养”的

别以为名人都是你“培养”的

时间:2023-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管是哪一年创办的,总之乐山一中是“百年老校”这是确凿无疑的。不是还有那么多学生没有被“培养”出来吗?所以我们从来不说“是温度培养了小鸡”。人才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名人不是学校培养的,优生呢?我认为也很难笼统地说“是学校培养的”。强调“名人”“优生”不是我们培养的,至少可以提醒我们更清醒地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尽可能给他们更宽松的土壤。

别以为名人都是你“培养”的

我曾经在乐山一中工作。这所学校创办于1907年——我在1987年还参加了学校建校八十周年的活动,当时还看到1947年民国政府要人给学校的校庆40周年的题词。但是,前几年乐山一中又考证出学校创办的时间应该是1903年。不管是哪一年创办的,总之乐山一中是“百年老校”这是确凿无疑的。百年来,乐山一中最引以为自豪的,莫过于有校长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上:“我们学校培养了郭沫若!”其实,只要看过郭沫若回忆录的就知道,郭沫若在嘉定府中学堂(即后来的“乐山一中”)只读了两年多的时间,便因故被开除了(当然事出有因,这里不多说)。我在想,郭沫若如果没有就读于乐山一中,难道他后来就不会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吗?在我看来,郭沫若到哪里都是郭沫若。不是说乐山一中的教育对他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说实话——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无论人文巨匠还是科学泰斗,这些精英之所以出类拔萃,原因很复杂,远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那么简单。在我看来,他们的成功首先是因为由其父母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优异天赋,其次是良好的家庭教养,再次是他们自己的刻苦勤奋。当然,社会条件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这里的“社会条件”,包括所处的时代、所受的教育以及求学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机会,也包括重要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但无论如何,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我看来,连“主要因素”都谈不上。然而现在,几乎所有院士就读过的学校领导都爱说:“我们培养了谁谁谁!”或者说:“我们学校曾经培养了多少多少院士!”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办新学,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一批新式学校。和现在相比,这些学校并不多,每个省有那么一所或者几所。这就意味着每个地区有条件读书的孩子只能集中于这些学校就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源好”嘛!一百年过去了,这些学校自然也成了百年老校,梳理校友后来的发展,结果发现其中不少人成了院士、科学家或各个领域的名人。于是,很多百年老校都“有资格”这样说:“我们学校培养了多少多少院士!”“我们学校培养了多少多少科学家!”

其实,正确地表述应该是:“多少多少院士在我们学校就读过。”

注意,我这里不是简单地否认学校在院士、名人、伟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许多杰出的人物也经常回忆自己小学中学时代某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教诲,表达出感恩之情。但学校对天才少年的所谓“培养”,主要是发现其天资,然后不压抑或着不过分压抑;如果遇到比较开明的校长或老师,便不干涉其爱好,不用一刀切的“纪律”去苛求他,任其自由发展。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天才便成了人杰。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培养”嘛?不对,如果是“培养”,为什么不多培养一些名人呢?百年之间,学生成千上万,为什么只“培养”了几个或几十个名人呢?不是还有那么多学生没有被“培养”出来吗?

原因很简单,因为更多的人不具备那份天赋。我们从小就知道一个常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没那个“依据”,有再好的“条件”也没有用。鸡蛋(当然是经过受精的鸡蛋)加上一定的温度,便孵化成了小鸡;但如果是石头,无论怎样的温度,石头依然是石头而不会成为小鸡。所以我们从来不说“是温度培养了小鸡”。

人才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所谓“生长”,就是自己长出来。当然,“长”的过程需要土壤、阳光、空气和水,不然也“长”不出来的。学校教育以及其他促进人才生长的因素,便是为人才的生长提供合适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要说学校教育对人才生长(不是“培养”)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但前提必须是——我这话又说回去了——这个人得是“鸡蛋”而不是“石头”。

试问:孙中山是谁培养的?毛泽东是谁培养的?陶行知是谁培养的?莫言是谁培养的?钱梦龙是谁培养的?谁知道,拜托请告诉我。

名人不是学校培养的,优生呢?我认为也很难笼统地说“是学校培养的”。这里不能一概而论,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如果这里的“优生”指的是高考上“一本”线以上的学生,那么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水平、学校的应试技能和训练还有良好的管理制度,等等,能够促使一大批本来也许上不了“一本”线的学生最后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些学生换个学校也许就落榜。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优生是学校培养的。

另一方面,如果这里的“优生”指的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比如各省的所谓“状元”,我认为尽管学校也不是没有一点作用,但主要还是学生自己的天赋与勤奋,对有的“状元”来说,还有家庭文化背景的因素(当然也不完全都是,但一般情况是这样)。学生的天赋越高,学习基础越扎实,对学校教育包括应试训练的依赖性就越小,这可以说是一条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不好笼统地说:“我们学校今年培养了一个‘省状元’!”至于“状元”所在班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更不好意思说:“我培养了一个‘省状元’!”

从教三十年,我的班上后来参加高考的学生中,曾经有一位省级“文科状元”,但我很清楚这和我关系不大——人家天赋那么高,分到哪个学校哪个班都会成为状元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无论在文章中,还是在著作中,或是在外面作报告,我从来没有提过。今天算是第一次“披露”——其实也不算披露,我有意连在哪个学校哪一届哪个班都没说,就是想淡化这个“状元”和我所谓“培养”的关系。尽管他后来也曾回校来看我,“感谢”我的“培养”,人家那是礼貌。

我估计,这篇文字会让一些重点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不爽甚至愤怒,认为我抹杀了他们的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人才的丰功伟绩。那我只想问这些这些校长和老师——

如果你们认为优生都是你们培养的,那么你们为什么要不惜血本也不择手段地搞什么“生源大战”?或者,如果釜底抽薪地去掉你们的“生源优势”,你们的学生还能所谓“成建制”地考上清华北大,那我就承认这些“优生”是你们培养的!

强调“名人”“优生”不是我们培养的,至少可以提醒我们更清醒地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尽可能给他们更宽松的土壤。不是不可以对他们进行某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包括适当开设一些“精英教育”的课程,但我更强调给他们更多的“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作为”就是“培养”。

其实,天赋极高的孩子和天资极差的孩子与学校教育的相关性都不大。一般来说,“优生”到哪里都是“优生”,“差生”到哪里都是“差生”——这里的“优”或“差”仅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和个别,如果有人举出一些特例说某某以前是差生但因为就读了某校就成了优生,我无话可说。)对差生,我主张不要在学业上苛求他们,学校对他们应该重在做人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社会也应该为这类学生尽可能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学校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占学生总数绝大多数的中等资质孩子的教育。对于中等生来说,教育对他们的意义则相当重要——发现潜力,增强学力,拓展能力……让他们尽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接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优秀人才的行列,这是完全做得到的。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学校才可以有底气问心无愧说,这些“优生”是我们培养的!

           20121111

(文章来源:李镇西的新浪博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