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印尼投资高铁产业风险分析与规避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印尼投资高铁产业风险分析与规避

时间:2024-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及合作的平台,东南亚是实施这一战略最重要的合作区域。要实现中国高铁成功“出海”,有必要对中国投资印尼高铁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规避风险措施,为今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高铁等合作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印尼投资高铁产业风险分析与规避

梁晓蓓


【作者机构】广西大学学院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6年第2期P6-9页

分类号】F74

【分类导航】经济->贸易经济->国际贸易

【关键字】“一带一路”战略 对外投资 高铁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加大了对境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与印尼达成共同建设“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但该项目面临政治、投资、技术和运营等诸多风险,阻碍着对印尼高铁的顺利投资。文章提出了中国对印尼高铁的投资应采取加强沟通化解戒心、合理评估资金风险、提高高铁技术水平、扩大高铁优势宣传等规避风险的建议,为中国与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合作提供借鉴。


“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及合作的平台,东南亚是实施这一战略最重要的合作区域。该战略将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贸易往来日益紧密,中国应借助开放平台扩大对外投资,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沿线国家改善经济环境,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作为东盟国家之一和20国集团(G20)的成员,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可能性,是东南亚地区的龙头之一[1]。近年来,中国逐步加大对印尼的投资,与印尼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多,2015年中国取得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项目,计划在2018年建成,这是中国高铁“出海”的重要前沿项目。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在谋划铺设一条纵贯东南亚,直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大通道。要实现中国高铁成功“出海”,有必要对中国投资印尼高铁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规避风险措施,为今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高铁等合作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投资印尼高铁产业概况

1.中国对印尼的投资大幅增长

在投资规模方面,根据2003-2014年《中国商务年鉴》统计数据,2003年-2014年12年间中国对印尼的投资显著上升,投资金额由2003年的0.62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12.72亿美元,特别是2010年以后,投资额迅速增加,虽然2014年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呈现出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见图1)。可见,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程度逐年加深,中国成为印尼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国之一。

图1 中国对印尼投资统计图(2003-2014年《中国商务年鉴》)

在投资增长速度和占比方面,根据2010-2014年《中国商务年鉴》统计数据,中国2010年到2014年对东盟十国投资由44.05亿美元增长到78.09亿美元,增长了77%,而同期对印尼的投资由2.01亿美元增长到12.72亿美元,增长了532%,对印尼的投资增长率比对东盟十国高出7倍。另外,从投资占比图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从2010年的5%上升至2014年的16%[2]。从排名第七的占比跃至第二,仅次于新加坡(见图2),投资额占对东盟十国投资总额的近五分之一(见图3)。可见,仅仅四年的时间,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额大幅度攀升,增长非常迅速。由此可知,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十国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图2 2010年和2014年中国对东盟十国投资占比比较图(2010-2014年《中国商务年鉴》)

图3 2014年中国对东盟十国投资占比图(2014年《中国商务年鉴》)

2.投资重心调整,高铁等基础设施投资加大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开始调整东盟国家的投资重心,特别是随着亚投行的成立,国家战略性投资将占据重要地位,高铁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3]。2015年中国与印尼确定共同建设“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这是中国投资55亿美元建设的全长150公里,最高时速300公里的东南亚第一条高铁项目,意味着中国不仅加大对印尼的投资,而且将投资的重心侧重于高铁产业等基础设施。这也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物资供应到运营管理、人才培训、沿线开发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对于推动中国高铁在印尼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4]

(二)中国投资印尼高铁产业展望

印尼是一个拥有17508个岛屿的国家,主要有苏门答腊、爪哇岛等五个岛屿[5]铁路交通产业不发达,铁路线仅零星分布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部分城市,以横向铁路为主,铁路网结构不完备,印尼居民无法便捷高效出行和交往。基于此,印尼政府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约230万亿盾(约合190亿美元)建设3258公里的印尼铁路网[6]。未来的几年,中国可以抓住机遇以“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为契机打开印尼铁路市场,在印尼建设横纵走向的完备铁路网。

(一)中国拥有对外投资高铁的优势

首先,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于铁路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世界上大约一半的高铁总里程网络和非常巨大的运营数据库[7]。拥有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产品的性价比高、成本低、建设速度快、交货期短、线路齐全。其次,“高铁出海”进一步带动高铁建设方面的整体工程建设水平,通过整合我国境内和境外的资源,促进高铁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夺取国际高铁市场奠定良好基础,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有利于改善当前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向世界输出,为中国产业转型成功奠定基础。

(二)维护石油安全,降低中国输送物资的成本

印尼占据马六甲海峡的核心地位,是亚洲各国海上运输的主要通道,中国绝大部分的石油等能源都必需经由该海峡运输。然而海上运输石油,从安全角度看存在一定的威胁和风险,费用也较高[8]。中国首先选择印尼投资建设高铁,可为中国在其他东盟国家建设高铁奠定基础,从而打通物资输送的通道,使得石油等物资凭借自建的铁路进行运输,有效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确保未来中国石油运输安全,降低能源流通成本,为建设良好的对外交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印尼及东盟各国经贸合作

印尼地域辽阔,物资丰富,拥有石油、煤、铁、镍、天然气等一系列矿产资源。中国选择在印尼建设高铁,可以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作为部分的原材料,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铁的建设成本。同时借助于高铁建设,紧密加强中国和印尼的经贸联系和往来,促进印尼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出口贸易。另外,中国可以通过对印尼高铁产业的投资,积极参与到印尼基础设施建设,促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沟通联系和经贸合作。

(四)拓宽外汇投资渠道,降低人民币贬值风险

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总量大,但投资渠道窄。随着中国逐步成为资本输出大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将得到更多的外汇支持。首条建设的印尼高铁项目,中国按照市场化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外汇储备资金,提供了2%利息的全额贷款融资,使中国部分外汇储备流入到印尼,拓宽了中国外汇投资渠道。同时,在美联储加息周期,采用更多的外汇使用形式支持铁路出海,改变了中国外汇过多局限于美国国债投资的方式,分散了部分资金的金融风险,对于增强外汇投资、降低人民币贬值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一)政治风险

印尼是个拥有三大政党的议会制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经济不稳定的情形下极易出现如墨西哥高铁项目搁浅的情况,印尼当地民警和黑社会勾结,政党为了实现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可能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脱离群众,部分部门可能会不配合高铁项目的建设从而无形中增大印尼高铁建设的难度,如若建造过程中印尼政府当局变动,可能高铁项目的建造计划、技术标准、配合度等都会发生较大转变,造成高铁建造困难重重。中国高铁走出去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过程中,容易受到以德国、日本等同样拥有高铁技术的发达国家在国际高铁市场上对我国高铁产业的抵制,使中国今后高铁项目的海外投资存在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和障碍。此外,中国高铁投资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受到部分西方势力的干预和发达国家的围堵。

(二)资金风险

高铁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建设的难度决定了高铁工程造价和投资成本都比较高,以中国在建高铁为例,平均每公里需要1.3亿元人民币。结合印尼当地高铁建设的实际情况,部分矿产离城镇较远,运送相应矿产资源到高铁项目区域需要增加运输费用,部分设备、原料需要从中国运至印尼,中国高精技术人才需派往印尼,相应成本加大。印尼土地属于私人所有,建设高铁需要征收当地居民住用地,印尼征地的费用可能会高于在中国征地的费用,土地征收补贴支出的提升会出现资金超预算的风险。加上中国对印尼高铁项目投资是提供全额贷款且无需政府担保,如管理不好有可能发生到期资金无法偿还的风险。

(三)技术风险

虽然中国对于高铁建设具有较好经验和先进技术,但是印尼是一个火山地震带上的国家,地质结构不稳定,火山喷发和出现地震的频率较大,而“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恰好位于火山群地区,地质条件与中国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地理上的限制增加了中国建设印尼高铁的难度,这要求中国承建方尽快调整高铁建设的技术方法,应对印尼建设高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情况,这对于中国现有的高铁技术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四)运营风险

印尼雅加达到万隆有火车、汽车和飞机三种通行方式,其中火车和汽车大约3小时车程,飞机仅用半小时即可到达,在通行较为便利的基础上,建造高铁是否会成为当地居民在这两地间通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高铁运营过程中需要极大的电力消耗,随着时速的增加电力消耗呈现出阶梯状的增加,然而目前印尼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只有5000多万千瓦,至今仍有近20%的百姓未能用上电[9],能否保证充足的电力以维持印尼高铁正常运营是需要中国承建方重点考虑的问题。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到中国投入的建设资金能否如期回收。

(一)加强沟通化解戒心

中国以印尼为契机促进高铁走出去,为将来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高铁合作起到辐射促进作用,对此,中国应注重民意的考察和加强同印尼政府相关利益集团的外交和游说。尽管中国与印尼等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加深,投资不断扩大,但仍有部分民众对中国抱有敌意或负面的观念,甚至一些核心人物还抱着警惕心态。对此中国应加强宣传,对民众加以正确引导,在日常的经贸外来中与之加强沟通和交流,对当地民众的利益和诉求加以维护,增强群众对中国的了解,树立中国高铁产业的良好形象。同时,要积极开展大国外交,淡化政治色彩,对发达国家的打压加以防范,以“一带一路”建设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沿线国家相信是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相互发展的,以赢取信任和支持,摒除戒心,为中国和印尼将来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合理评估资金风险

中国应借由此次与印尼高铁的合作,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无论是对印尼还是其他周边国家的经济进行了解和合理的评估,详细分析高铁海外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回收比,针对无政府担保的现象采取一套合理的措施应对,避免出现投资后无法回笼资金的风险。同时,要开展详实的论证和分析,建立有效的融资管理机制,扎实推动高铁项目走出去,将资金上存在的风险点化至最小。

(三)提高技术水平

在对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中积极推行中国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印尼特有的地质特点进行高铁建造技术的升级,运用特有的建造方法迎合印尼建设高铁的需要,以便为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障碍做准备,也为今后抓住机遇在印尼投资更多高铁,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合作特别是高铁项目的合作奠定基础。

(四)扩大高铁优势宣传

为使印尼当地居民真正认同高铁并选择高铁,中国政府应与印尼政府或新闻媒体密切合作,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广泛宣传高铁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所具有的高效便利快捷优点,以提升高铁的影响力,让当地居民更多地选择“雅加达—万隆”高铁作为往来两地的主要出行方式,提高高铁的上座率。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投资或合作建设渠道积极参与到印尼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力基础设施,确保高铁运营过程中基本的电力需求,确保高铁建成后尽早投入使用,如期回收投资成本。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之下,中国投资印尼高铁行业存在着一定的政治、资金、技术和运营等各种风险,通过加强与印尼沟通,化解民众戒心,开展风险评估,提高高铁技术和扩大高铁优势宣传等方式避免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有利于推动对印尼投资金额和领域的不断扩大,带动中国资本和产能的顺利输出,加快推进对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合作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旻.深化中印尼合作共创友好双赢[J].中国经贸,2011,(3).

[2]葛玉柯.我国对东盟地区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D].湖南: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

[3]李伯牙.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印尼的机遇与风险清单[EB/OL].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5-29.

[4]中印尼合作的“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启动[EB/OL].新华每日电讯8版,2016-01-22.

[5]金牧.印尼的生态旅游[J].世界环境,2009,(5).

[6]李国章.印尼计划用5年时间在四大岛屿兴建3258公里铁路[EB/OL].中国经济网,2015-03-11.

[7]韩乔,左为,张钟凯.今天提到高铁,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EB/OL].新华社,2013-11-04.

[8]蒋晗晖.马六甲航道安全与中国的政策选择[D].北京: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1).

[9]中国电站助力印尼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EB/OL].新华网,2015-06-15.

[作者简介]梁晓蓓,广西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16)02-0006-0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