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衡 水影沙痕 91×43cm 1938年
胡佩衡(1892-1962),河北涿县人。在近现代中国画坛流派中,北方有个京津画派,其为京津画派代表之一,专攻山水,成就颇高,为艺林推许。当时有诗为证:“不须远访佳山水,即此娱情半幅中。山抹烟痕围野屋,霜疑秋色醉江枫。轻飏不虑三篙涨,疑乃应歌一叶风。何用桃源寻世外,但凭妙腕夺天工。”
《水影沙痕》是画家46岁时所作,这个阶段也正值胡佩衡创作的盛期。另外,从款字“冷庵胡佩衡写于燕京”看出,此画作于北京。实际上,自胡佩衡十多岁来京兆念书之后,他所有的活动就基本是围绕这里展开的。
画之布局,显然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沿用古画之法,但不尽相同。挂轴之构,以高为远,但在中景的处理上,又未完全受过去经验束缚,寻求了一些改变,继承之中有改造。奇峰高出,使窄长的画幅与山峦齐行,让观者一看,山水组构,颇具新意。峰下,峭壁崖上,有楼阁临水,可游可览。远处,白帆点点,山随水渐远,并向深远行进。画的下端,各种树木长于岭坡之上,或直、或虬,精笔细密,直至秋毫,营造出殊饶神韵的理想景致。点与皴,在对细节的描绘上,随形行走,颇有“近古”之思的趣味。画中之松,囿于传统,有“虬龙”之态。而且胡佩衡的松法,在当时就被人集笔成册,成为学绘松树之妙绝范本。
诗言心。“水影沙痕远接天,长林秋色翠华妍。晚来更上层楼望,一片青山破白烟。”画幅右上的题诗,不仅与画里景色契合,也较好地抒发了画家的情感。画中诗,除第三句为旧有,其余为新填。胡佩衡,7岁入私塾,喜读诗书,尤长于古文辞,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和学识。因此,这“水影沙痕”与“长林秋色”,正是画家心里所要的风景。传统文化里,所谓诗画合一,诗化心境,在这幅画里都有得到体现。
胡佩衡的山水,渊源弥正,潜涵浸润。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胡佩衡所画的有一类作品,在郎绍君看来:“结构繁复,勾皴细密,大体是从王蒙、石谿、吴历一路画风综合变化而来。”《水影沙痕》就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画已不如胡佩衡早期作品那般“邃密”。早期的胡佩衡,用王、石、吴一路技法,临仿了大量古代画家的山水,画风“细密可爱”。临仿的同时,他也收藏古画,以资临习。其实,胡佩衡早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已开始临摹传统山水,后又随李静斋学习写生与创作之法,也尽仿古之习。另外,据他自述:“本人学画至二十岁上,规模粗具,精神全无。则就画界前辈,如贺履之、齐白石诸先生,从事请益。有暇,则赴贺齐诸先生之私第,观其作画,如用水、调墨、着色,以及用笔之法,一一悉心领略,受业如弟子。”这也说明他得到过众多的名师指点。胡佩衡这一时期的创作,正如秦仲文所说:“解放以前晚期,不断致力于继承古人和吸收先进笔精墨妙的技法”。在大多数人看来,胡佩衡的山水作品,取境新颖,笔墨清腴,颇耐人寻味!但作为“湖社”同仁,金荫湖给予胡佩衡的山水画很高的评价,认为“苍古深秀兼而有之”。
就山水画的设色而言,《水影沙痕》是一幅“小青绿”。“小青绿”一般由山水画中的“浅绛”发展而来,颜色上略带淡青淡绿。明清以降,这样的画法山水画家常用,优点不会太过于“厚重”,表现上也较为真实活泼。因此,这一时期的创作,胡佩衡基本都是沿着传统的路线,在法度的节制中表达山水画的诗意。
与之相比,新中国成立后胡佩衡的山水画创作,与之前的有一定反差。“解放以后的初期,深入生活,面向现实,使用了纯熟的笔墨创作出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这是当年刊在《美术》杂志上,一段关于胡佩衡山水画创作的文字。1956年,北京市中国画研究会举办第三届国画展,胡佩衡有《颐和园后湖》和《春满西山》两幅送展。这两幅画,构图大胆,突破了以往画家的创作格局,法古与创造交相为用,笔法挥洒突兀,画面烟云满纸,色彩鲜艳,颇具时代特点。而在胡的同事兼好友徐燕荪看来:“纷披老笔表现出新的气象,具见工力湛深,妙造自然。”这都一一反映了,胡佩衡在他当时的山水画创作中,已经融入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有趣的是,随着西风渐吹,早年的胡佩衡也学过西画,山水作品也出国展出过。今天我们无法得知胡佩衡绘画转向的真实理由,置身于所处时代,他们是一个个被“安置”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但胡佩衡的山水画所诉诸给我们眼睛的,是这个世界再自然不过的东西,它里面包含了人文价值和文化要义,这是最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