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隋唐五代书法

隋唐五代书法

时间:2024-09-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孙过庭提出了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师承魏晋,《书小史》称其“工隶书、飞白,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渐变入欹侧纵肆,以后北宋“四家”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图片源于网络

冯震——《隋唐五代书法》

隋唐五代书法(一)

隋唐五代书法(二)

隋唐五代书法(三)


隋唐五代书法(四)


隋唐五代书法(五)



【唐代书法】

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著名碑刻:龙藏寺碑

亦称《正定府龙兴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碑在河北正定龙兴寺。楷书,碑阳30行,行50字,碑阴题名五列,左侧题名三列。

《龙藏寺碑》书法宽博和谐,其用笔细劲轻松,具有流动感和轻重变化,结体以方正为主,略呈扁形,左右开张,点画精丽而有法可循,给人以清爽匀称的感觉。此碑为隋代刻碑中的精品,对唐代书法,特别是唐初诸大家的影响甚大。

●唐代著名书法家

1. 欧阳询(公元557-641)

其主要作品有:

1)化度寺碑      2)九成宫醴泉铭      3)虞恭公碑

4)张翰思鲈帖    5)皇甫诞碑          6)梦奠帖

2.虞世南(公元558-638)

虞世南传世的书迹有:

1)孔子庙堂碑 2)汝南公主墓志

3.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

其主要代表有:

1)倪宽赞  2)雁塔圣教序  3)阴符经

4.薛稷(公元649-713)

其主要作品:

信行禅师碑:唐李贞撰文,薛稷书,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石久佚,仅有清何绍基旧藏剪裱本,现存1800余字。此碑书法瘦劲妍媚,下开宋徽宗“瘦金书”之先河。清吴荷屋云:“用笔之妙,虽青琐瑶台合意之作亦不过是过。”此碑明显的汲取理褚书的特色,有一种清健娟秀的风韵。尤其是竖法的微曲轻勾,纯然是褚书的面目,然于笔的起落间又流露出自己的风格,不失为唐楷佳品。

5.陆柬之(公元1045-1105)

其主要作品:

文赋帖:行书,前李东阳篆“二陆文翰”,沈度隶“陆机文赋,陆柬之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流传有绪。赵孟頫跋云:“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人之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稀耳。”此卷书法多自兰亭中来,超逸神俊。有跋云:“其戈波之法,虽得虞秘书而变化不拘,自成一体,殆有逼永和遗迹者矣。”

6.李邕(公元678-747)

其主要作品:

1)《岳麓寺碑》

2)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

7.张旭

其主要作品:

1)肚痛帖  2)郎官石拄记:亦称《郎官厅壁记》   3)古诗四贴  4)终年帖  5)十五日帖

8.颜真卿(公元709-785)

其主要作品:

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

2)多宝塔感应碑    3)颜勤礼碑

4)祭侄文稿        5)中兴颂:全称《大唐中兴颂》。

6)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7)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颜真卿撰文并书。

8)争座位稿: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是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与郭英之书信稿。

9)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然疑为伪托。

9.柳公权( 公元778-865)

1)金刚经     2)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

3)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

10.释怀素(公元725-785)

1)论书帖

2)小草千字文

小草千字文墨迹。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

3)圣母帖    4)自叙帖

11.钟绍京

有《转轮王经》、《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其主要作品有:转轮王经

12.孙过庭(公元648-703)

其代表作有:书谱

孙过庭书谱是孙过庭撰文并书写的一篇书法理论文章,也是历代传颂的书法名作精品,它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孙过庭提出了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旁采意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宋米芾评道:“凡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在台湾

13.李世民(公元599-649)

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便是行书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将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

李世民“以书师虞世南”(《宣和书谱》),常与虞世南论书,并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唐太宗书法师承魏晋,《书小史》称其“工隶书、飞白,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晋祠铭》为其书法杰作,当时各国使节都将精拓本带回去,广泛宣传。

主要作品

1)温泉铭

2)晋祠铭:《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撰文并书。

14.李白(公元701-762)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于此。虽然李白的书名为诗名所掩,但是在历代书史专著里仍然有着记载。宋黄山谷曾经评说:“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也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可见作为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写意情调。

书法作品

1)上阳台帖


【五代书法】

公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又有前蜀、吴、楚、闵、南唐、荆南、后蜀、南汉、吴越、北汉十国。这种分裂混乱的局面持续五十四年,其间兵戈叠起。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苏轼评及五代书法时曾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杨少师之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渐变入欹侧纵肆,以后北宋“四家”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代表书家介绍

1、杨凝式(873-954年)

其主要作品:

1)韭花帖    2)神仙起居法帖

2、彦修

梁乾化时人。他的草书写得很有特色。北宋李丕绪题其书尾说:“乾化中僧彦修善草书,笔力遒劲,得张旭法。惜哉名不振于时。”他还把彦修草书模刻上石“以贻同好”。王世贞对彦修的狂草看不惯,他在《王氏法书苑》中说:“彦修与亚栖,訾光齐名,书法如淮阴恶少年,风狂跳浪,俱非本色。”仔细分析,彦修草书气势磅礴,狂态逼人,有特色。但也有“粗”、“生犷”的瑕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