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越来越像兵营?
近年,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大学都在郊区建校区。于是在一块远离市区的荒地上圈出几百几千亩土地,用围墙把成千上万的学生围起来,让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进城都得坐上近一个小时的车子。老师则远离校区,上课坐车来,下课匆匆忙忙坐车走,几乎没有时间与学生互动交流。即使答疑,也得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师生之间相当疏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
因此,我们的大学越来越像野战军的兵营。与城市的文化和思想交流越来越少。而那些保留了原来较大校区的大学,比如北大,也加强了校园管理,所有人进出都是出示证件,甚至进行登记,北大的教授就不满一天四次出示工作证。其理由据说是为了校园安全,防止盗贼。但实质上也是把大学与社区隔绝起来,像兵营一样管理起来。
这样的大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吗?大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培训班,也不是只培养某个方面有专长的技术能手,而是在专业训练之外,让各种各样专业、年龄、阅历包括社会经验的人在一起交流,尤其是师生的自由交流,才能培养有见识、有智慧的现代化的新人。即使是理工科学生,也不能只是学点技能,像培养工匠一样,而需要有思想,会创新,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管理能力。所以在一般的课堂之外,大学生需要社会实践,利用文化设施,甚至也部分地通过打工、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而不是坐而论道地只背诵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目前这种兵营式的大学恰恰违背了办大学的这些宗旨。因而让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日见其狭窄贫乏。由于远离市区,许多文化和科技名人到大学讲学交流更加不方便,而学生们利用城市的文化设施包括书店、影院、博物馆等等也很不方便。
大学远离市区也让城市本身的文化气氛更趋淡化,本来,中国的城市中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就不多,再让那么多的大学都远离市区,城市的文化气氛就降低,更加重了其商业氛围。所以大学远离城市是双重的损失,既孤立了大学,也冷落了城市。以南京为例,原本几十所大学包括十多所全国重点院校星罗棋布于市区,显得很有文化品味,也便于大学与社会的纵横交流。如今则大部分均搬到郊区,尤其是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已经或即将把主校区搬离迷人的城市中心地区,各自在远郊区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使得这些老校园十分冷清,代表我们文化当中最优秀、美丽、优雅的精华景观都在被抽离文化地带,日益凋零。而南京市的十几所大学均正在或将搬到城东北的仙林大学城,可以形成一个文化上相对集中的地区,要比各个大学分散各郊区要好些,但仍然不如在城市当中来得好。
有人说,因为大学扩招导致了规模大,无法容纳这么多学生,因而只能找城外的空地。我说,事情并不尽然,其实大学的教学区域、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并不占多大地方,关键是生活区太庞大,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在外面自己租房而腾出大量生活区用于大学的教学、实验室,以及提供中午饭而已,其他的社区服务均分散到城市本身的各个角落。1949年以前的中国和今日国外的大学,大部分都是这样做的。而今天把大学办成一个提供全面服务的小社会,因而越来越庞大,于是就远离城市,孤立地存在。
办大学的人们的思路十分重要。校长书记们热衷于在郊区扩建,除了基建上的刺激力以外,还有认知上的误区。一些人以为,只要封闭地满堂灌、在实验室里整天泡,就能培养出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思想家,所以他们就把大学日益办成了私塾和技能培训班。当然还有更加狭窄的考虑,南京某全国重点大学在搬到离江宁还有十多公里的农村地区时,其领导人不隐晦地说,这样学生们有事也激动不起来了,走到城区还有几十公里呢。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样的人如何领导好一个大学?没有思想和文化的广泛交流和碰撞,你能培养出胸怀世界、博大精深的建筑师、工程师、医生吗?更不要说人文学者和思想大师了。
本人几乎访遍了世界名校。那里很少有像我们今天这样办大学的。牛津剑桥虽然并不在伦敦市区,但其大学镇本身已经是一座文化城,有大量的文化设施、许多公司包括高科技公司环绕着学校。师生们在河边讨论问题、演出戏剧,科技专业的学生则到周围公司去实习,接触社会。徐志摩的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他对这种大学的开放与自由交流的精神的赞叹。“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哈佛大学则就在波士顿城的一侧,与城区紧密相连。耶鲁和普林斯顿固然是在不大的城镇上,但校区也是与不少文化设施和公司连成一体的,没有什么高围墙让学生与社会隔绝。人们均可以自由地进出校区,从教学楼一迈步,就到了邻近的街区,大学与社会溶为一体。大学有大师,但大师绝不是与社会隔绝的苦行僧。有大师,才有优秀的大学生。师生互动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
许多人抱怨中国的大学教育数量日增,质量在下降。毕业的学生到社会上的生存竞争力降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这样的办学思路和方式难道不应该承担责任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