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2015年7月,金东寒出任上海大学校长。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1研究所所长到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称是“改变了一下后半生的经历”。
近年来,背靠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与上海同名的上海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5年7月,金东寒出任上海大学校长。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1研究所所长到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称是“改变了一下后半生的经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代表团小组审议间隙,金东寒与同在一组的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谈起自己的跨界转型时说:“我现在没有自留地,只有公家田,我要做职业校长。”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专访。
企业和高校要有共同的产业化目标
《中国经济周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您如何看待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金东寒: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拥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创新型国家有几个特征:绝大部分优秀科技人才是在企业,而不是在高校或研究机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3%~5%,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由企业投入的;绝大部分专利也由企业拥有,而且,专利得到应用的比例比较高;还有数量非常庞大的中小型创新型企业。而我国恰恰相反。
因此,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根本。为此,必须要解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效率低下以及创新效果不佳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关联,关键是企业领导人的创新动力不足。只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的投入就会持续增加,就会建立一定规模的研发团队,建立并不断完善研发平台,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工作。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协同创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地融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
金东寒:所谓协同创新,就是要与企业的研发人员合理分工,高校应多承担偏基础、偏理论的工作,企业自己则承担产品总体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的产业化目标,既有分工,又讲究合作,发挥各自的强项,加强沟通协调,最终实现研发目标。
企业增加投入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形成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当前的最佳选择,高校应该转变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重政府项目轻企业项目的观念。在当前情况下,工科为主的学校应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应投入更多的资源承接企业的课题。企业应该与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使教授有一个长期的研究方向,使研究工作不断地深化,最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是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校企共赢。
我自去年7月到上海大学以来,高度重视服务社会工作,我们正在全力推进上海大学与相关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承接来自企业的科研任务,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持续提高上海大学服务企业的能力。
“把钱变成纸”与“把纸变成钱”
《中国经济周刊》:虽然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的科技人员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但是高校研发供给和企业市场需求无法高效对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对此,您怎么看?
金东寒:目前大学教授主要干的是科学家的事,是靠好奇心驱动,研究的是已经存在的东西,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是把“钱”变成“纸”(知识)。而工程师是靠想象力驱动的,创造的是以前没有的东西,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最终是把“纸”变成“钱”。
高校要平衡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要鼓励一小部分教授安心从事基础研究,力图解决国际前沿问题;同时,更要鼓励大部分教师承接企业的项目,帮助企业突破共性技术及核心关键技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要加大服务社会的考核权重,促使教授更关注企业生产实际中的现实问题,让教授向工程师靠拢或者与工程师协同工作;要拉长考核周期,鼓励教授长期坚守一个研究方向,勇于承担高难度的大项目,追求高水平成果;要增加考核团队指标,鼓励校内各专业进行合作,努力为企业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漏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甚至会滋生一些学术腐败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金东寒:一方面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细化科研管理制度,并要求科研人员加强项目管理,定期对风险高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违规现象,坚决依法依规处理,降低守法成本,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以杜绝学术腐败。另一方面,国家应修改完善现在的一些政策,要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工成本的比例,或者设立一部分奖金,对课题完成好的科技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上海大学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自身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同时学校全面落实科研项目管理责任制,并在科研项目管理中严格以项目批复的预算为依据,采用项目经费模块管理办法。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都知道,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那么,上海大学作为一所上海本土的综合性高校,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金东寒:上海大学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我们现在特别强调,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学科布局,都要更多地考虑支撑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上海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建设以及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等,我们将以此为落脚点,铸就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高效平台,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通过不断创新型全人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实现大学的核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