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信心并不等于盲目乐观
为什么信心被提到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位置?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经济学家凯恩斯1930年在电台发表过著名的演讲,他告诫英国的家庭主妇们去上街购物,这将使她的丈夫找到工作。美国总统罗斯福也通过著名的“炉边谈话”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当然,这种劝说对于提振人们的信心是重要的,但从根本上讲,人们的信心来自于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凯恩斯在《通论》中用“动物精神”来描述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行为,乐观和悲观情绪影响着人们的预期,进而影响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人们对未来产生悲观的预期而减少投资以及消费时,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加速人们信心的崩溃和货币金融体系的崩溃。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正是伴随着人们信心的崩溃而愈演愈烈。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提振人们的信心二者对于防止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都是不可缺少的。如何消除这种悲观预期的负面影响和提振人们的信心,因此成为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的重大课题。当然,增强信心并不等于盲目乐观,国际金融危机必然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将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但在挤压资产泡沫的过程中,只要能够保持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就将在其它行业产生投资机会,政府4万亿人民币的大规模投资已经预示着这种机遇。另一方面,危机将极大地改变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产业结构的布局,中国经济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可以说,在政府通过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货币金融体系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充分的信心可以使我们更早地度过难关。在这里,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