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审美与消费审美
“审美文化”在当今中国学术界是一个充满歧义和矛盾的概念。广义的审美文化可以包括与“审美”这个概念有关的一切,实际上把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经验和观念问题统统包含了进去;狭义的审美文化则指涉传统审美活动之外的扩展了的审美经验问题,这个涵义往往和另一个概念“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联系在一起。
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审美向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渗透,进入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阶段。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以感性愉悦和符号性交往为特征的世俗经验。审美并没有使人变得更自由、更完美,倒好像越来越变成了盲目、被动的审美产品的消费者。审美文化因此而越来越成为批判的对象。按照阿多诺的思路,具有社会批判性质的艺术和审美经验才具有积极价值,只要是令人愉悦、满足或与社会认同的审美经验——无论是鄙俗的还是高雅的——就都会因为服从、迎合社会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后来激进的文化批判者更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文化环境下,审美经验的愉悦性或社会交流性质都会成为商业提供的消费品,从而使得这种精神性的满足变成由商人的意图引导的文化消费行为。
用这些观点来对照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态势,很容易发现这种批判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今天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充满了为满足感官愉悦和情绪体验而制作出来的审美形象。不仅各种艺术和游戏娱乐越来越多地进入日常生活环境,以往不具有审美意义的活动如居住、出行、购物、交往、工作等行为也被五光十色的图像和幻觉所包围。而这一切不断膨胀着的审美氛围背后则是商业动机——这些审美活动或者本身是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或者是为吸引消费者而制作出的幻觉陷阱。就连看上去是公益或行政行为的城市景观建设和文化活动,也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进行的。审美文化似乎不过是商人设下的消费陷阱。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是以区域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高度不平衡为代价的。巨大的贫富差异形成了审美消费中的身份差异,审美变成了强势群体的符号交往和等级化的身份认同方式:别墅、高尔夫、豪华汽车或西洋歌剧、古典美术等生活方式和趣味所构造的形象中隐含着对身份等级的划分,否定着当代文化的民主性和平民性,因此产生了审美文化消费的公平性问题,难怪有学者义愤填膺地质问:“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究竟是指谁的日常生活在审美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