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构图?在此之前,不如先思考下如何摄影的。
摄影的目标每个人定义不同,每个人对照片的诠释也是千差万别,但我们可以先假定:摄影的目标就是表达出拍照人的感觉或思想,以达到影响受众和与观众交流的目的。
凭直觉拍照,固然可能拍出很好的照片,但出片率很低,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审美的天赋;而拍照不考虑自己的意图,只用构图的模板来套,可能在摄影的前期是个好的入门手法,但就像一个穷尽所有技巧拍摄的空洞电影,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共鸣。
因此,构图这个讲故事方式,是应该在考虑好摄影的思想才确定的。
以下图1为例:
一种比较常规的观察方式是:读者的视线会首先注意到最大的这个人身上,然后从前景的人跳跃到后面的那个人上,再向右移动(从左向右是自然的阅读方向),跳到了边框的树上,折回,这个时候可能会详细观察感兴趣的点,比如这张照片的环境是什么呀,这个人具体在做什么呀......
于是构图便产生了。
摄影师通过构图,安排画面中元素的位置,引导观众的视线,希望能使观众的感知接近自己要表达的主题。
实际上构图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甚至很多有意思的照片并不严格遵循一些构图法则,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好。
所以如何欣赏一张照片的构图的标准也很简单——这个照片的构图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
具体来说,可以简单分为几个方面欣赏一张图片的构图:
画框,包括长宽比例、横幅或者竖幅、摄影的视角、裁剪。
照片是如何引导读者的视线的?例如常用的三分构图,仅仅是为了达到这个手段的方法之一。
照片中有哪些对比?又如何达到一种平衡的?
最后,构图突出了照片的什么主题,给人带来了什么感觉?
1 画框
画框是读者常常忽略的元素,但这个是摄影的基础属性,但却影响着读者的感知。
长宽比例
常用的有3:2、4:3、16:9、1:1。举一个例子:
如果表达「宽广宏达」这个主题,那么第二幅图片可能更好一些。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一个APP:「足迹」,其中广泛运用了16:9比例的宽高比,加上滤镜,给人一种电影大片的感觉。
足迹
横幅与竖幅
简单来说,横幅(高度小于宽度),符合人眼的视角,是人最熟悉的观看方式,给人舒服、安定的感觉;高度大于宽度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也会有不稳定的感觉,因为竖幅格式看起来都是人眼视野正常范围的截取。
为了突出竖直的线条和深沉的氛围,感觉竖幅比横幅更好些。
视角
这里考虑相机的视角,是使用了广角镜头拍还是长焦镜头拍?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是平视、俯视还是仰视?
每一种处理方式给人的感觉都不同:运用了广角更利于表现广阔的景象,长焦距能压缩空间,使背景和主题平面化、抽象化;宏达的建筑物使用俯视来拍、微小的事物使用仰视来拍,更能给人带来新鲜感。
就拿人像来说,一般会使用长焦镜头来拍摄,但使用广角镜头来拍,更有冲击性,画面四周富有透视感,同时广角镜头带来的一些变形更有趣,比如腿长了......(手机的镜头就是小广角)
这让我联想起,网络上一些妹子的自拍,很多都用特殊角度拍的,给人冲击感:腿短没关系,3招让你坐着也能变成170cm的女神!
下图3是外接长焦镜头带来的空间压缩感:
裁剪
裁剪,一方面可以将干扰因素裁掉,另一方面,适当的运用给图片带来动感。
下面三个图,第一幅的裁剪,突出了壁虎的头部,而人脑会不由自主地对只看到部分物体进行补充(传说中的脑补),那是不是给人感觉更有活力呢?
一般在人像摄影中,会表现人的整个表情神态,不会截取人的一部分来呈现,但看第二幅感觉还不错呢。
只有一个腿是什么鬼?但却并没有违和感,因为走路的方向是一个暗示的线,和船的线条形成呼应,与狗的视线形成对比。
2如何引导人的视线?构图将人的视线引导到哪里?
我觉得这些方式都有一个特点:突出画面的纵深和透视、引导观看者的视线。
下面的例子给我启发很大。下图符合三分构图,一般人会这样欣赏,这个人和马在水里游泳,处于画面1/3处,突出了主体:
就像刚开始所说,摄影是将3D转为2D,所以构图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加强画面的纵深感。如果我们将三分构图从水平和垂直方向扩展到纵深呢?
图中,A是前景,B是中景,C是背景,主题处在纵深这个坐标轴的1/3处。如果这样分析的话,就对画面纵深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呢。
虽然前景-中景-背景这样的构图很普遍,但将三分构图的模式运用到这里,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的目的是突出画面的立体感,只要采取合适的安排,就能达到目的。
一般对于照片中构图元素的总结,可以这样划分:摄影元素可以是点(一个点、两个点、多个点),也可以是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还有可能是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但这不足以覆盖所有的元素,例如由点连成的虚线和视线:
如上图,小孩的视线和祖母的手势都引导着读者向上看。这个照片实际上是作者在祖孙俩祈祷的时候拍摄的,之所以使用竖幅+视觉引导线的构图,是为了表达「信仰」这一主题。
我们可以对这些元素进行分类总结,但根本是为了分析他们是如何引导我们视线的。
3照片中有哪些对比?又如何达到一种平衡的?
在照片中,有了对比才有动态。
对比和平衡给照片带来张力,使照片有了更多的解读空间。我们总结的很多构图形式,实际上最终目的,就是使用对比照片带来活跃、动感和冲突,在各个力的影响下,达到均衡和协调。
迈克尔·弗里曼总结了一些对比:
柔软与坚硬的对比,柔软的花瓣在照片中有着重要的视觉重量,它打破了坚硬纹理的节奏,但其较小的形状又不至于将这种对比扩大。
不仅有形式上的对比,也有画面内容的对比。上图的名字叫做「娇弱与傲慢」,因为前景樱花的背景日文是「廉价」的意思。
在构图中,也需要考虑光线和色彩。有光就有影;色彩各不相同,并且对比鲜明。
这张图是一个左右对称的构图。
地上的线条汇聚在背景的泰姬陵处。门框是「画中框」(另外一种常用的构图手法),给照片带来了层次感,也限定了观看的视线。
前景是一个清洁工的劳作剪影,与清晨的太阳光线形成对比,剪影打破了对称的布局,成为了照片中的重心。
照片的主题也是美好的:宏达的历史建筑,是被无名的人民维护着。
4构图突出了什么主题,带来了什么感觉?
这个问题,不仅我们欣赏一张照片的构图需要仔细考虑,摄影师更应该考虑。可以联系上面3点,找一些经典的图片分析更能理解这点。
上图使用了一个广角镜头,拍摄了一个2:3的画面。广角的使用,将较大的场景包含进去,有一种临场感和代入感。照片的视角是从下向上,突出了船夫的姿势。画面中的所有曲线,都指向船头,也就是行进的方向。
除了将视线引向背景外,船夫的上方还有一个桥梁,作为图像的上框架,这样观众的视线就不会跃出去,视线观察到上方会再次回到画面中,同时也为照片提供了纵深。
构图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但不能脱离照片需要表达的内容。这里也只是表达了一小部分。想要深入了解,还是看一些经典的书比较好,在后台回复关键字“图书”即可领取10本专业的电子书。手慢就没了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