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共生生态在当下时空坐标下格外茁壮与繁华,国际和区域间合作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前所未有,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多元而立体,多维而刚性的外语人才需求显而易见。我国庞大的高等院校共生体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应服务于时代与社会,尤其要服务于各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但事实上,高校与市场都在困惑:一方面,很多地方的高校外语院系毕业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单位与企业又找不到适合的翻译人才。问题的症结在于,目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等院校的翻译教学模式依然止于课堂与教材,而没有开辟更大的教学与实践空间。教育本来是“一种体验,是让学生经历各种事物的过程,学习来自对外界的感知,教学只是幕后工作,重在引导学生做事”[1];但长期以来,学生一直是板凳上的被动学习者,而不是主动建构自身知识结构及未来社会与职业能力的践行者。看来,我们的教师与教学在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方法的同时,本身也成了问题的一部分。
高校翻译教学中的共生关系体现在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用、主与辅等层面。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本质在于激活个体潜质,发挥个体优长,实现心智与才智的共同成长。在公共教育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挖掘个体聪明才智,激发个体竞争动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多样性与有效性,是共生教育的本质诉求。因此,高等院校的翻译人才培养应使双语交际能力、文化通识素养与职业翻译能力三者同轨并重,以高素质、广知型、职业化为培养目标,挖掘个体潜质,实现多元成才,以满足此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共生与发展需求。
由于地方院校身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环境与沿海及发达地区差距甚大,多数教师对时下高校本科翻译教学的理念、内涵及政策尚欠深层次理解,没有真正顾及自身周边环境与时代、社会、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没有将翻译作为一种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及人际能力来培养学生。目前凸显的问题有教学理念陈旧,教材内容老套,师资培训滞后,专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导向性不强,理论与技能型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依然显见。多数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的“一言堂”压制了真正的主体——学生——的存在,缺少了学生参与的课堂自然不会体现思想和观念的碰撞与共生,学生的思维个性和创造个性始终处于沉寂与压抑状态。然而,“如果允许的共生太少,就会始终危及个性形成的步伐”[2]。共生是“一种关系,一种人性化、创造性、开放性存在关系”[3];共生翻译教学理念提倡的是参与、发现与创造,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创造”的课堂模式,努力营造动手发现型课堂氛围。这也是教育的真谛。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关系中的人”,其课堂存在的价值既具有共生性,也具有个体性;共生性是为了互相依存,个体性是为了异质多样,这是共生关系的固有双重特性。共生性的最终指向是为了人的优质生存与发展成长,即达到一种优质共生态。因而,我们“完全有必要去找到那些优化的共生。这种共生允许我们去扩展我们的人品,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能力,避免我们的狭隘”[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