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江汉关——从选址到建成
江汉关大楼的选址,是参照上海江海关的选址经验而来,即关址必须建在租界内或接近租界区。1899年,江汉关税务司穆和德援例将江汉关大楼选址在英租界东南角(今江汉路口),即原工部局及巡捕房所在。该处位于华洋交界之处,货界这边是黄陂街、前后花楼街一带繁华的商贸市场。租界这边是各国大银行和大公司所在地,有利于华洋双方,但最有利的莫过于外国银行和公司了,穆和德向总税务司赫德建议,并经英驻汉代总领事罗善乐同意,转让工部局巡捕房。但适逢义和团起义(1900年),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是针对洋人的,因此房屋转让之议暂行搁置。
义和团起义被镇压之后,1906年,时任职江汉关税务司的克罗斯和1907年任职税务司的安格联先后与英驻汉总领事费雷泽商议工部局及巡捕房转让之事,费同意转让,但提出一个条件,即转让出的房屋需中国政府保证,该处房屋只能作海关办公之用,不能作其他用途,后经清政府承诺,转让之事方达成正式协议。
转让虽然达成协议,但拆迁并不容易,甚至旷日持久。这是因为原在青龙巷的江汉关位于招商局机关和仓库之间,而招商局的房地产又是向太古洋行承租的,且又夹在太古洋行仓库之间,因此房产间的变更需经江汉关、招商局、太古洋行三方协商解决。三方协商方案为:江汉关将办公原址转让给招商局,而招商局将向太古洋行承租的房地产退还给太古洋行,而太古洋行将其仓库转让给江汉关,如此三方的房地产各自连接在一起,对三方都有利。
但三方房地产转让却又有一个面积大小的问题。太古洋行仓库地基只有110.774平方,江汉关地基有239.325平方,招商局的地基比这两处都大,这样不等量的交换,招商局上层持异议,不同意此方案,以致修建江汉关大楼遭搁浅。
至1909年,当招商局业务进一步发展之际,江汉关税务司安格联为疏通招商局高层,专程到上海,意将汉口江边太古洋行第三趸码头转让给招商局,以资补偿,方达成三方转让的初步协议。但其中又冒出有关房地产和码头的差价问题,意见又难统一,这样又拖了13年之久,直到1920年终于达成正式协议,大楼方有兴建之机了。
1920年,沿江边狭窄的河街外(今沿江大道)逐渐淤积成了一片沙滩地,这就为兴建大楼和扩宽河街修建沿江大马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早在1907年,总税务司赫德就指派海关总署建筑工程师阿诺德全面负责设计大楼图纸,当时阿诺德由于患病未能履行此责。遂在上海招标,择优选中上海著名的英商斯蒂华达生·斯贝司建筑工程公司的建筑工程师辛浦生所设计的图纸。经海关总署工程部门审核后,报经总税务司赫德批准按图兴建江汉关大楼。
大楼施工由汉口英商景明洋行工程部门负责监理。大楼主体工程由魏清记营造厂承建,土方工程由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开设的刘歆记填土公司承包。
大楼基地的土质软硬不匀,特别是江边扩填部分,是泥沙淤积而成因此大楼的土方和基础工程量非常之大。
1922年5月,正式开始填土工程。刘歆记填土公司首先铺设了一条从后湖姑嫂树到江汉路江边的轻便铁路,并用预先从法国购回的两辆小火车头拖带运土翻斗车,将土方运到工地。基地填好后,将百余根计长二三十公尺的木桩打到岩层,然后用混凝土及数吨重大麻石奠基,这项填土奠基工程,大约在1922年年底完成。
填土奠基工程完成后。1923年1月开始由魏清记营造厂承建大楼,并于1924年1月21日竣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江汉关改名为武汉关。这幢大楼经历了80年的洗礼,依然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如今国家已将其列为优秀历史建筑,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