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借助理据解读语素和语词内部形式

借助理据解读语素和语词内部形式

时间:2023-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复合词多数是 “内中心结构”, 其特点是内部形式与词义紧密相联相映, 它反映事物的某一特点或性质。两相比较, 内中心结构的内部形式是本位内部形式, 而外中心结构的内部形式都是内部形式的转移。
借助理据解读语素和语词内部形式_汉语内部形式研究

3.1 借助理据确定语素对号义项

语词背后往往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理据意义, 其中既有历史的积淀, 又有现实的表象, 所以只对语词的内部形式进行语文的训释是不够的, 有时还要对语词进行外部的文化理据的考察。 只有这样, 才能给难对号语素确定对号的义项。 举例如下 (例词下面第一项是难对号语素义, 第二项是词义, 第三项即加△号的是词理据的语言表述):

真菌

真: 假的反面。

真菌: 生物的一大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与细菌、 病毒比较, 真菌有核膜, 是真核生物; 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 无核膜和核仁, 细胞器很少, 是原核生物; 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 属于原生微生物。

吕剧

吕: 吕律。

吕剧: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本为 “驴剧”, 后变为 “捋剧”, 后又变为 “吕剧”。 清末, 山东广饶县琴书艺人时殿元等人把 《小二赶脚》 由 “坐腔扬琴” 改为 “化装扬琴”, 即由不化装的坐唱形式改为化装的边唱边演。 具体是: 二姑娘骑着竹、 纸等制成的驴子, 王二当脚夫赶着驴子。 因为以驴子为道具, 故称“驴剧”。 后因唱腔多滑音, 主乐器坠琴伴奏时需不断地上下捋弦, 故称“捋弦之剧”, 简称 “捋剧”。 建国后, 因该剧以 “六吕” 为伴奏乐器, 山东省文联就把该剧定名为 “吕剧”。

羊毛疔

羊毛: 羊的毛。

羊毛疔: 中医指状似伤寒的一种病。

△患者胸部、 背部出现红点, 用针挑破后可取出有如羊毛的丝状物。

洗钱

洗: 用水洗涤。

洗钱: 把走私、 贩毒等来路不正的肮脏的钱, 存入某一账户, 使之变为合法收入。

△源自英语money-washing或money-laundering。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的一个黑手党开设了一家洗衣店, 他每天晚上在清点当天洗衣收入时, 把其他非法收入也加入其中, 然后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这样, 就把非法收入洗得一干而净, 变成了合法收入。

跳蚤市场

跳蚤: 虼蚤。

跳蚤市场: 经营旧货物、 廉价商品的露天市场。

△源自英语fieamarket, 英语fieamarket源自法语marcheauxpuces。 在一百多年前, 法国巴黎街头有捡破烂的人, 他们把从垃圾中捡来的还可利用的半旧物品设摊减价出售, 后变为旧货露天市场。 人们发现旧货中带有跳蚤, 便把这类市场叫做 “跳蚤市场”。

3.2 借助理据解读语词内部形式

a. 语词内部形式和语词理据虽然是一对有区别的概念, 但是它们有着某种联系。 任何语词的内部形式未尝不可看作它的理据的语言表述的意义支点序列。 物化的内部形式可以经常地直接地被人感知, 通过内部形式可以给理据探究增加观察的窗口、 过河的桥梁; 当然, 它并不能为探究理据提供保证, 因为了解内部形式不等于了解理据, 也未必能够据此揭开理据之迷。 但是理据则是解读复合词内部形式的最根本的依据和保证, 如果已经探得某复合词的理据, 那么它的内部形式便昭然若揭了。

b. 语词可分 “内中心结构” 和 “外中心结构”。

常见复合词多数是 “内中心结构”, 其特点是内部形式与词义紧密相联相映, 它反映事物的某一特点或性质。 例如 “电灯” 的内部形式与词义差不多都是 “用电的灯” “用电的照明灯具”, “八字胡” 的内部形式与词义差不多都是 “形似八字的胡子”。

“外中心结构” 例如 “陛下” “梨园” “肠断” “喉头” “结草” “垄断”“碰瓷” 以及几乎所有的惯用语和成语, 其特点是意内言外, 其内部形式与词义完全分离, 它不反映事物的某一特点或性质。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形: 某复合词的词义是明白的, 内部形式也是易懂的, 但是二者却挂不起钩来。 例如 “梨园” 的词义是 “戏院/偏正”, 内部形式则是 “梨树园”。“肠断” 的词义是极度悲哀, 内部形式则是 “柔肠寸断/主谓”。“敲竹杠”的词义是敲诈勒索, 内部形式则是 “敲打竹杠/动宾”。 以上各词的两个层次的意思都大相径庭。

两相比较, 内中心结构的内部形式是本位内部形式, 而外中心结构的内部形式都是内部形式的转移。

在用外语翻译汉语语词的过程中, 汉语的内中心复合词一般是照着它的内部形式直译, 例如 “电灯” 可翻译为 “用电的照明灯具”; “八字胡” 可翻译为 “形似八字的胡子”。 如果遇上白字复合词 (参§贰), 则需排除白字的干扰, 直接翻译本字。 例如不译 “翔实” 而译 “详实”, 不译 “打的”而译 “搭车”。 再如 “夫妻肺片”, 绝不能翻译为 “夫妻的肺的切片”, 而应该翻译为 “夫妻店卖的烩片”。 对于外中心复合词, 因为它的内部形式和词义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一律不能照内部形式直译, 而必须一律采取意译方法——直接照着词义翻译。 例如 “敲竹杠”, 绝不能直译为 “敲击竹杠”,而应该翻译为 “敲诈勒索”, “梨园” 绝不能直译为 “梨树园”, 而应该翻译为 “戏院”。

总之, 内中心复合词, 一般译其内部形式; 外中心复合词, 一般译其词义。

c. 在内部形式同词义不挂钩的外中心结构面前, 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探知它的理据; 理据既明, 内部形式就会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理据是意念范畴, 解释是语言范畴, 所以理据的语言解释是理据的技术操作程序, 是理据的物化过程。 任何理据解释都是某种语言表述。 所谓的理据的语言表述, 更确切点讲, 是理据的个性语言表述, 因为对于同一个非物质的理据, 不同人对它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和方式, 这种差异有时甚至是很大的。 其次, 理据是来无踪去无影的, 所以研究理据只能靠对它的语言表述进行, 否则将失去起码的可操作性。 平素人们常说 “摆事实讲道理” “歪曲事实”, 其实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是无法 “摆”、 无法 “歪曲” 的, 所“摆” 的和 “歪曲” 的只能是对事实的语言表述。 理据的语言表述还与每个人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表述风格有关, 从这一意义上说, 理据的语言表述没有最好, 只有较好。

下面例词中破折号左面是词义, 右面是内部形式, 打 “△” 号的为理据的语言表述。

洋盘

对城市中的普通事物缺乏经验的人——洋盘

△上海开埠以来, 号家从外地进货后, 就把货物样品置于木盘让行家看, 叫做 “开盘”。 行家向号家进货后, 倒卖给上海商店或外国商人。 外国商人不太了解中国的行情, 所以行家给他们的开盘价要高于中国人, 这就叫做 “洋盘”。 于是 “洋盘” 就成了 “不懂行” 的代称。

三更

半夜——三次更换

△古代宫廷里有人分班轮流守夜, 每班一个时辰, 依次更换, 所以一班叫一 “更”。 戌时为头更, 亥时为二更, 子时为三更、 丑时头四更、 寅时为五更。 其中三更是23时至次日1时, 正逢半夜。

碰瓷

讹诈, 现多指不法分子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 以向车主索取人身赔偿——碰撞瓷器

△古玩业行业语, 意指在路边古董摊位上, 故意把易碎的瓷器摆放在靠行人的一边, 专等行人不慎碰裂碰碎, 这时便可以借机向 “碰瓷” 者索赔。

印度支那

越南、 老挝、 柬埔寨三国——印度和支那

△因为越南、 老挝、 柬埔寨三国位于印度和支那 (中国) 之间, 所以最初欧洲人便把这三国叫做 “印度支那”, 后中国人照般此称。

坐冷板凳

不被重视, 久候——坐在冷板凳上

△戏台上的演员, 坐椅不坐凳, 凳子置于下场门一侧, 专供敲锣打鼓的人坐。 戏剧正式开演前, 先来一番锣鼓, 叫 “闹场”, 这板凳坐热, 场子便热闹起来。 如果只清唱不动锣鼓, 板凳不热, 场子不热闹, 故梨园界管清唱叫 “冷板凳”。

d. 如前所述, 复合词内部形式有的是比较直观透明的, 有的则是隐晦难辨的。 借助理据, 不仅可以解读隐晦内部形式, 而且还可以深化对直观内部形式的认识。 直观内部形式虽然透明可知, 但是比起人对事物的科学认识还是相当不深刻的。 如果突破内部形式的认知水平局限, 借助理据综合考察, 就定会深化认识, 获得更详细更深刻的有关的语言知识和科学知识。 例如 “火车”, 在离开理据的情况下, 一般人都可以说得出来, 或曰它是 “火力开动的车”, 或曰它是 “火车头拉动的车”, 这些都是对于词的内部形式的正确解读。 但是毋庸讳言, 这些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 如果这时能够引进“火车” 一词的理据, 那么对它的认识就再不是从前的水平了——最初指火车头, 后指火轮车。 火轮车: 仿火轮舟所造。 《海国图志》 卷八十三: “且火机所施不独舟也, 又有火轮车。 车旁插铁管煮水压蒸动轮, 其后竖缚数十车, 皆火车拉动, 每一时走四十余里。

另一方面, 所谓内部形式直观和隐晦, 不但是相对的, 而且是历时变化的。 有许多复合词的内部形式彼时直观易解, 此时则隐晦难辨。 古代的直观内部形式, 现在有可能变成了隐晦内部形式; 现在的直观内部形式, 将来有可能变成隐晦内部形式。 仍以火车为例: 在过去, 火车是蒸汽轮机开动, 现在的中老年人都知道火车头里燃煤着火, 可是迄今为止蒸汽机火车已经被内燃机火车、 电力火车所替代, 如果再过五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想必会有很多的人不知道火车的 “火” 从哪里来, 正如现在有很多的人不知道拔河的“河” 从哪里来一样。

从这一意义上讲, 加大对历史理据的考究力度和强化对现实理据的抢救意识, 将是多么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可惜这样的工作我们做得还相当不够。 理据问题给语言学家带来的压力贯穿古今, 从未中断过。 早在汉末, 百姓已经对大量的语词 “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 了 (刘熙语), 为什么 “日称” 却 “不知其所以之意”? 就是因为历时久长, 理据湮没。 我们理应接受这个历史教训, 避免无数新词的现成理据付之东流, 等着它们也将成为历史, 也将被历史湮没。

e.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 有的词同时具有几种不同的理据解释, 而且这些解释说得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 都有一定的说服力, 我们却缺乏第一手资料作为有力依据去判定其中孰真孰假。 同一个内部形式背后隐藏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理据解释, 这不仅给解密理据带来不便, 而且直接影响到对内部形式本身的解读。 例如:

“覆盆子” 有二解: 《本草纲目·草部·覆盆子》: “子似覆盆之形, 故名之。 宗奭曰: 益肾脏, 缩小便, 服之当覆其溺器, 如此取名也。” 其一取外形, 其二取功用。

“伏天” 有二解: (1) 古人在三伏天要杀狗祭祀, 叫做 “伏祭”, 亦称“副祭”。 “伏” 通 “副”。 《说文》: “副, 判也。” 意即用刀剖开。 (2) 隐伏起来躲避盛暑。 张岱 《夜航船》: “立春、 立夏、 立冬皆以相生而代。 至于立秋, 以金代火。 金畏火, 故至庚日必伏。” 其一取 “副” 而释, 其二取“伏” 而释。

“买单” 有二解: (1) 过去在粤语地区的饭馆里, 顾客餐后店员来结账。 店员送来结账单时, 为避免顾客尴尬, 将账单 “埋” 在餐具下或扣着放下, 让顾客翻起来慢慢视之, 故曰 “埋单”。 “埋单” 一词传到北方, 讹为 “买单”。 (2) 埋单: 执埋和开单。 过去粤语地区的茶楼酒店习惯先用餐后付款。 店里的碗碟分各种类别, 象征着所盛食品的价格。 顾客餐后店员过来将碗碟分类叠放好, 这叫做 “执埋”。 埋, 粤方言中有 “聚合” 义。 服务员清点数量, 算出金额, 用笔写在专用的小单据上, 这叫做 “开单”。 客人持单到服务台付款。

“相声” 有三解: (1) 此曲艺形式有两种基本段子, 一是 “学四相”:学大姑娘、 老太太、 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 一是 “学四声”: 学山东、山西、 北京城内和北京城外四种方言。 “相声” 一词由 “学四相” “学四声” 而生。 (2) 相声源自先秦的俳优, 唐代的参军戏, 宋代的 “说诨话”。到南宋, 一个名叫 “纽元子” 的民间艺人, 极善口技, 摹拟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人们把这种技艺叫做 “像生” “相生”。 宋代艺人还在 “像生” 的基础上, 杂以插科打诨, 令人捧腹, 叫做 “乔像生”。 明清时, “像生” “相生” 讹作 “像声” “相声”。 (3) 英敛之 《也是集续编》: “其登场献技, 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 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 或形象, 或声音摹拟仿效, 加以讥评。” 相: 形象; 声: 声音。 《通俗编·卷三十一》: “今有相声伎, 以一人作十余人捷辨, 而音不少杂, 亦其类也。”

“琴岛” 有四解: ① 《海域青岛》: 地形好像是古琴, 故称 “琴岛” 或“琴屿”。 ② 《琴岛诗话》: 这里山如琴, 水如弦, 清风徐来, 波声铮铮如琴声。 ③ 《漫笔琴岛》: 从 “琴头镇” 一词演变而来。 ④长篇小说 《桃源梦》第一回: 山东半岛的东南角上, 有一个海港, 叫作琴澳港……靠海最近之处叫作琴岛, 琴岛的北部叫作大抱岛, 大抱岛迤北叫作小抱岛, 总称都叫琴岛”。

鉴别理据真伪的工作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存在很大的难度的问题。 俞敏先生说得好: “您要问为什么叫 ‘蹦蹦儿’, 自然没人知道, 反正是那么一种戏就是了。 可是土圣人知道。 一位土圣人说该是 ‘半班儿’, 因为一个整皮簧班儿是 ‘生旦净末丑’ 都有, 可是蹦蹦儿戏光有生、 旦、 丑三行, 文场也不全。 又有一位土圣人说该是 ‘碰板儿’, 因为这种戏词儿的句子长短不齐, 行腔儿又邪魔外道, 没个准板眼, 多咱碰到板上就算一句。 到了儿谁对? 天知道!” (俞敏 《古汉语里的俚俗语源》, 《燕京学报》 第三十六期)这里的 “天知道”, 是强调鉴别真伪的极大难度, 然而到头来仍需后人去克服, 把 “天知道” 变成 “人知道”。

一个语词如果同时具有几种解释, 人们对于这些解释的孰真孰假, 需要做艰辛的考究工作。 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我们常常看到, 关于某一个语词的流传很广的理据解释被后来的学者所否认,而且做出新的解释。 这些解释有的虽然仍需继续研究, 但是它们作为新的研究成果一般被看作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例如:

古代西域地名 “高昌”, 《魏书》 卷一百一同时提供了两种理据解释:一是 “其地高敞, 人庶昌盛, 因云高昌。” 一是 “亦云其地有汉时高昌壁,故以为国名。” 那么是因为此地叫高昌, 所以此壁叫高昌壁呢; 还是因为此壁叫高昌壁, 所以此地叫高昌呢? 据学者考察证明, 事实上是先有高昌, 后有高昌壁, 第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第二种解释是错误的。

峨眉山——郦道元 《水经注》: “峨眉山去成都千里, 然秋日清澄, 望见两山对峙, 如蛾眉焉。”对此, 有学者指出, 峨眉山海拔三千米, 周围无一山能与之对峙, 故郦言不确。 “峨眉山” 本作 “涐湄山”。 此山坐落于大渡河边, 大渡河古称 “涐水”; “湄” 有水边义, “涐湄山” 意即涐水边的山, 后写作 “峨眉山”。

考究语词理据以及内部形式, 不但需要考察大量的文献资料, 有时还需要做实地的田野作业。 例如毛竹——毛笋, 一曰竹由毛笋长成, 故名毛竹;一曰毛竹之笋, 故名毛笋。 这两个解释落入了循环论证之中, 要真正解决问题, 除了深入实际调查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理据与内部形式是因果关系, 由理据得知内部形式, 是由因知果, 是顺藤摸瓜式, 完全合乎逻辑。 只有找出语词的理据, 才能给解读内部形式找到依据, 其解读答案的正确性才能得以证明, 所以理据是解读内部形式的根本路径和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