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益中心建筑整体呈环状,保留中央现存的自然水体,将其塑造为未来场所中重要的景观主体。建筑体量依山而建,避免过大规模的山体挖掘。建筑外墙大面积采用垂直绿化,并在东西两侧面积较大的玻璃幕墙外侧设置竖向遮阳系统。这些措施不仅使该建筑最大程度地融入周边自然环境,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内部的主要公共空间设置高耸的天窗,将自然光充分引入到建筑内部。
重庆桃源居公益中心
项目名称:重庆桃源居公益中心
设计者: 董功、徐千禾
设计团队: 陈嘉俊、孙群、王楠、孔祥栋、梁幸、冯博、胡美玲
委托人: 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中国 重庆
建筑面积: 15 000㎡
设计时间: 2010年2月—至今
设计者希望在这个项目中呈现建筑空间、场地内部和周边的自然元素:天空、山、水、树木等之间最大程度地融合和渗透,创造气韵空灵的场所气质。公益中心建筑整体呈环状,保留中央现存的自然水体,将其塑造为未来场所中重要的景观主体。同时,清凉的水体可以形成冷反射,调节局部微气候,并为雨水收集创造有利条件。
建筑的屋顶绵延起伏,配合周边的山体轮廓,同时将其覆盖的三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功能在外观上连接成一个整体。建筑体量依山而建,避免过大规模的山体挖掘。在远离道路的南端层层叠起,起伏的屋顶层次和自然山体相呼应。建筑外墙大面积采用垂直绿化,并在东西两侧面积较大的玻璃幕墙外侧设置竖向遮阳系统。整体屋顶为覆土绿植。这些措施不仅使该建筑最大程度地融入周边自然环境,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内部的主要公共空间设置高耸的天窗,将自然光充分引入到建筑内部。同时可开启的天窗可以发挥类似"烟筒效应"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室内自然通风。在这个建筑中,我们还应用了一系列的环保节能措施,例如雨水收集、渗透景观铺装、生态水体及堤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