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
(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
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