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
(二)实践基础(也是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三)思想渊源(即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将马克思主义成为现实。
(2/9)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指: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指: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3/9)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①其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其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其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④其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3.判读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中最根本的是其:科学性。
(4/9)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考点延伸】
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
①学习理论,武装头脑
②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③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5/9)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6/9)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7/9) 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8/9)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9/9) 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