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第节,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时间:2023-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代表人物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他也是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此外,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也成为了心理学的经典著作。1967,奈瑟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某一行为有助于个体的存在,那么这种行为倾向就会

(1/8) 构造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为其学生铁钦纳。 2.基本观点 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组成其他复杂的心理现象。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3.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重视内省法。这是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但主张将内省和实验方法结合。在他们看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实验过程中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4.评价 构造主义学派的诞生,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并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其研究脱离实际。

(2/8) 机能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他也是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等人。 2.基本观点 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整体,即“意识流”。心理学要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即意识的作用与功能,即:帮助有机体适应环境。 3.研究方法 机能主义主张现象学方法,即对意识进行真实的描述。 4.评价 反对把心理学指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包括教育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的发展等。此外,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也成为了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3/8) 行为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其代表人物还有斯金纳、班杜拉等人。1913年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2.基本观点 (1)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其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2)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3)行为不是遗传决定的,而是环境。 3.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的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 4.评价 行为主义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但推动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大了研究领域,促进了心理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这对于心理学沿着客观科学的道路走下去有着积极意义。

(4/8) 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2.基本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都靠批判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起家。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因此,该学派主张心理的整体性,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个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3.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派主要采用实验法。 4.评价 尽管格式塔心理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具有积极意义。

(5/8) 精神分析

1.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荣格、阿德勒等人。 2.基本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会受到潜意识(无意识)的影响,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潜意识的方式支配人,并表现在正常和异常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3.研究方法 所谓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自由联想、释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等个案法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评价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潜意识(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过分强调潜意识(无意识)的作用,早期的理论具有泛性论的特点;新精神分析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原有的理论,更强调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6/8) 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马斯洛,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罗杰斯。 2.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学派是在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3.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学派反对以方法为中心,认为凡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用。 4.评价 人本主义学派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心理学的 “第三势力”(根据国内学者叶浩生主编的《心理学史》,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第二势力是精神分析),但其理论体系不完备、许多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7/8) 认知心理学

1967,奈瑟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书中指出: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1.代表人物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奈瑟、西蒙等。 2.基本观点 人是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对其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 3.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实验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4.评价 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促使了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学习训练与脑的可塑性、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通常采用脑成像技术,如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发射层扫描技术(PET)、脑磁图(MEG)等。科学家们相信,了解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在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8/8) 新兴流派

1.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如积极人格(如乐观)、积极情感(如主观幸福感)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等。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2.进化心理学 一般认为,1989年美国人类行为和进化协会成立并出版《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标志进化心理学的诞生。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某一行为有助于个体的存在,那么这种行为倾向就会被自然所选择,并且通过基因遗传保留下来。如,巴斯等人发现,在选择配偶时,男性倾向选择年轻、健康的女性,女性偏好社会经济地位高,勤奋进取的男性。这是因为,年轻健康的女性具有更大的生育潜能,男性的经济地位和性格特征暗示其供养和保护的能力。人类早期,这种选择倾向有利于个体基因的传播。 3.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探讨诸如心理学与佛教、基督教、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各种学问的关系,它跨越了各种领域,研究人的心理与灵性。专长于跨越自我层面的心灵研究、跨越个人领域的心理学,和人性在灵性方面的层面。其研究范围包括有个人成长、高峰体验、神秘经历及超脱传统自我界线的发展可能,跨越了个人的意识,虽然包含对个人的心理学,却又不仅仅如此。超个人心理学被认为是除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及人本主义以外的“第四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