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时间:2024-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神经元的定义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2.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3.神经元的基本作用 神经元的基本作用为接受和传递信息,具体为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这种以神经递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人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1/5) 神经元

1.神经元的定义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2.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1)树突:较短,其作用是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向胞体。 (2)轴突: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其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3)胞体: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差别,其作用是对信息进行整合。 3.神经元的基本作用 神经元的基本作用为接受和传递信息,具体为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4.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级细胞。按功能可分为内导神经元、外导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1)内导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其作用是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并传达到脊髓和大脑。 (2)外导神经元:即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其作用是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3)联络神经元:即中间神经元,介于内导神经元和外导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5.神经胶质细胞 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胶质细胞,其对神经元的沟通有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有三种作用: (1)为神经元生长提供支架; (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6.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在产生电位时,神经纤维的电位分布呈现“外负内正”(即细胞膜外是负电位,细胞膜内为正电位),静息电位时呈现“外正内负”,电压相差约70毫伏。神经元由比较静息状态转化为动作状态,就是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其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即神经元反应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神经冲动传导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动作电位产生时,细胞膜表面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5) 突触

1.突触的含义 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其中,突触前成分包含许多突触小泡,它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所。 2.突触的接触方式 突触有轴突与胞体、轴突与轴突、轴突与树突三种接触方式。 3.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完成。这种以神经递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人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4.神经回路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回路。单个神经元只有在极少情况下才单独执行某种功能,神经回路才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反射弧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3/5) 神经系统的层次结构

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其中,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组成,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植物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4/5) 周围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 (1)脊神经 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共31对。脊神经有四种不同的机能成分: ①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②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③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④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2)脑神经 由脑部出发,12对,按顺序为:嗅神经;视神经;眼动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3)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其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系统用于应付紧急情况,副交感神经系统则相反,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起平衡作用。

(5/5)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1)脊髓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其作用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这些反射不受脑支配。 (2)脑 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①脑干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延脑是“生命中枢”, 和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桥脑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信息传递的必经之地,对睡眠具有调节控制作用;中脑中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②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与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网状结构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控制着肌肉的活动状态。 ③间脑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两部分。除嗅觉外所有输入信息都经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丘脑也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与各种生理性动机、情绪有密切关系。 ④小脑 小脑主要作用是与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身体姿势与平衡。 ⑤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内侧最深处的边缘,由下丘脑、海马、杏仁核、扣带回等组成,其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在长时记忆的编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果用电极刺激海马,会产生类似回忆或做梦的体验,但损毁海马并不会妨碍内隐记忆。边缘系统中还存在“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