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传播概念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国际传播的概念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国际传播概念涉及研究范围广泛,本身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西方学者对国际传播的理解相对广泛,通常把所有跨越国界的传播都列为国际传播,并包罗了个人、群体和国家等主体以及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而且其关注的往往是与国际传播有关的问题,如国际信息流、国际舆论,以及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如莫拉纳(Mowlana,H.)认为,国际传播是一个调查和研究个人、群体、政府利用技术传递价值观、观念、意见和信息的领域,是一个善于在不同国家和文化间促进或阻止信息交流的机构组织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分析传播渠道和机构的研究领域,并探析人类得以开展传播的相互认同的内涵[34]。还有不少西方学者更加倾向于使用全球传播的概念,认为全球传播就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各形式的传播与交流”[35]。国内学者目前对国际传播的认识较为一致,大多是从狭义角度理解这一概念。例如,程曼丽认为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可称之为国际传播[36];郭可认为国际传播虽然可以从现象、手段或衡量指标的角度进行理解,但国际传播主要还是指通过国际媒体并以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体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37]。关于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但近几年也有不少研究指出国际传播是以政治宣传和教育为首要目标和手段,而全球传播则突出了对文化的强调,削弱了国家的主导价值[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