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条件应当是当事人选定(商定)的事实,具有非法定性。条件应当是合法的事实。解除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失效。恶意改变条件的法律后果——与恶意一方意思表示相反。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发生或者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
(1/6)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了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6) 条件的要件
(1)将来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 (2)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或然性。 (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选定(商定)的事实,具有非法定性。 (4)条件应当是合法的事实。
(3/6) 条件的种类和效力
(1)延缓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生效。 (2)解除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失效。 (3)恶意改变条件的法律后果——与恶意一方意思表示相反。
(4/6)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发生或者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
(5/6) 期限的种类和效力
(1)延缓期限——期限到来时法律行为生效。 (2)解除期限——期限到来时法律行为失效。
(6/6) 期限与条件的区别
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当事人所不能预知的,它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期限则是当事人可以预知的,是必然到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