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1年11月,袁世凯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密谋,由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南北议和建议。2月13日,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通过,孙中山颁布,共7章56条。“临时约法”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1/6) 武昌起义
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共同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汉新军工程营第8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控制了武昌城。
(2/6)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6) 南北议和
1911年11月,袁世凯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密谋,由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南北议和建议。12月,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唐绍仪代表袁世凯,伍廷芳代表南方各省军政府,在上海开始和平谈判,革命党人最后向袁世凯妥协。
(4/6)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威逼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布退位,宣告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结束。
(5/6) 袁世凯就职
2月13日,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6/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通过,孙中山颁布,共7章56条。“临时约法”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