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和文本分析法。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课题组没有大范围地向国际受众发放调查问卷,而是有选择地对不同国家的媒体人士和中国问题专家进行深度访谈。
这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第一,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首先注意到中国媒体加大对外传播力度的是各国的媒体人士和中国问题专家,相对于普通国外受众,他们具有更丰富的媒体接触经验和更广博的学识,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第二,各国意见领袖是我们对外传播要突破的“重点目标受众”,而媒体工作者和对中国问题有发言权的专家是“重点中的重点”,了解他们的需求有助于我们更直接、更准确地定位目标受众;第三,对他们进行深度访谈,有助于我们充分汲取国际同行和专家的意见与可行建议,从而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对外传播工作。
(1)访谈对象的选取
课题组将全球分为亚太、非洲、欧洲、欧亚、北美、中东、拉美七个地区,每个地区选择若干个重点国家,每个国家选择1—4位访谈对象。访谈对象主要是当地媒体的高层(社长、总编、部门负责人等)和中国问题专家(亚洲或中国问题研究所的所长、研究员等)。总体来看,对世界上七大地区30个主要国家的访谈人数相对比较平均(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访谈对象的国家、地区分布情况
全球各地区受访人数所占比例图
(2)访谈问题的设计
由于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近年来我国国家形象的变化以及对外传播活动取得的效果,并听取来自国际受众的改进建议,因此,课题组设计了如下四个访谈问题:
①您认为当地主流媒体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如何?与过去相比,您认为现在中国在国际上、在当地的形象有无变化?如有,有哪些变化?
②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您认为中国主流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的报道在当地的影响力如何?
③您认为中国主流媒体自身存在哪些问题或不足?如报道的时效、权威性、题材或内容方面,报道有效信息量大不大、新闻性强不强、表达方式能否接受等。
④对中国媒体如何改进报道,吸引外国读者,满足他们的需求,您有何意见建议?
大部分受访者回答了三个或四个问题,少数受访者着重回答了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作为调查员的新华社驻外记者们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并翻译、整理了详细的记录,为课题组提供了新鲜而宝贵的第一手研究素材。以下四部分就是基于这些材料,并综合对国内外主流媒体的调研得出的一些观点和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