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律调节的领域比道德调节的领域小。
3.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5.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6.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
7.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8.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
9.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意:党的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
11.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纪守法。
12.诚实守信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13.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
· 学思并重
· 省察克治
· 慎独自律(注意: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里也有“自律”)
· 积善成德
14.法律的指引作用是引导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约束非法的行为,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实现的 )。
15.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16.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18.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注意:一般“保证”都是指“党的领导”) )
19.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最高的权威是法律还是个人。
20.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
· 宪法保障:是前提和基础(2016考单选)
· 立法保障:是重要条件
· 行政保护:是关键环节
· 司法保障:是最后防线
21.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
· 第一,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
· 第二,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第三,人权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
· 第四,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2.社会经济权利的核心是:生存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