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原因是,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实现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3.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5.孙中山:“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振兴中华”
6.梁启超:“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7.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8.严复:“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
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10.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
11.洋务运动必然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2.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内容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不足: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放走了中国人民最大的敌人)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足: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保证)
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不足: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者)
13.民生主义中的“平均地权”采用的方法是: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
14.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护法运动的失败。
15.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是由三种人组成: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是主体部分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16.所谓大革命的失败,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7.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不同在于,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8.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由于缺乏历史经验,井冈山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19.在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2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2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1946年《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22.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23.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度的文件是《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
2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2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在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
26.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必须保持的党的作风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
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是: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8.“三反”运动的核心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旨在惩治腐败、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主体”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0.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31.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2.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