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
【安徽省合肥八中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A. “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B. 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 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D. 儒家和法家有洲源关系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荀子强调礼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胡适认为“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故A项正确;礼制主要是儒家思想,诸侯治国的依据主要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隆礼重法”就是将道德教化与法律约束、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使礼与法共同化导人心、共建社会秩序,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