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五次大周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五次大周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时间:2024-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一 在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作为一种思想纲领,都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成为后起的东方民族在近现代化的进程中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的基本主张。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大周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在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作为一种思想纲领,都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成为后起的东方民族在近现代化的进程中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的基本主张。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以之为指导的中日改革在当时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的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康有为政论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1)同: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异:“和魂洋才”主张在保留日本本土文化同时,全面学习西方;“中体西用”主张仅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维护衰落的封建制度

(2)观点: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

背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解析】

(1)根据材料“在近现代化的进程中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

(2)从材料“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取而用之,尤易措手”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结合19世纪末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