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份好简历,动手之前你都需要想些什么?
发表于2017-02-22 08:16:04
文:化之之
金三银四跳槽季,三月还没到,身边已经有不少朋友准备跳槽了。这两年,我一直在尝试一个“简历修改师”的工作,前前后后帮纽约大学、香港大学等不少名校的学生改过简历,当然也帮过很多身边的朋友修改简历策划面试,最成功的一次帮朋友成功入职,工资整整翻了一倍。现在正是跳槽季,这里整理一下做简历的心得,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很多人做简历,上来就去网上搜模板,然后照着模板填东西,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不动脑子只动手”。做个简历很简单,一页纸的内容,写起来能费多少时间?关键是在做之前我们要想清楚:我们该写啥,不该写啥?应该按照怎样的策略,怎样的顺序写?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回到原点,回答一个最原始的问题:写简历这件事本身是在干嘛?是找模板填模板吗?肯定不是。要是这样,小学生水平就能写简历,也就不需要我们这样愁肠百转抓耳挠腮了。
简历这东西是写给HR的,我们是在通过简历这种形式和HR交流,目的是要说服他:让你去面试或者说,让你获得一个工作机会。所以说,写简历本身是一个“说服他人”的过程,而简历那张薄薄的纸就是帮助你成功说服的工具。
既然是说服他人,那就不是漫天海地的胡侃,是要有策略的。如何有策略地说服HR?这是我们在动手做简历之前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策略地说服呢?我觉得我们可以分这么三步走:
1、要全面分析你要投的公司。一方面,要从官网、微信微博等各个渠道去了解你要投简历的公司,也可以找来公司的产品进行体验,总之,要全面了解这家公司的产品、企业文化、老板性格等,这个不仅可以帮我们去设计整个简历的风格,对后面的面试也大有好处,至少不会冷场,做好功课才能有的聊。
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公司的招聘要求。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做简历不要自嗨,不要想到自己的什么长处都往上面放,要知道这个东西是拿给别人看说给别人听的,你要捡别人“想知道的”往上放。这时候分析公司的招聘要求就非常重要了。
例如某个互联网在线教育公司要招一个新媒体运营,如果是你简历标题怎么写?很多人写标题特别随意:“王某某,某某学校毕业,手机号185XXXXXXXX”,HR根本就不认识你,你上来就写手机号有什么用?这时候你要分析什么公司什么岗位、需要什么能力,然后结合你的经验和能力去写,举个例子:“王某某,三年微信运营经验,两年线下教师经验,参与开发过在线教育APP”,这个标题对于HR来说是不是有效信息要高很多,这样写,HR五秒钟之内就能定位你是不是合适这个工作。
你可以把简历看成是一个“小产品”,你就是产品经理,HR就是你的用户,让别人看起来方便省时间,就是很好的“用户体验”。
2、要学会科学地展示你自己。第一步我们说要分析公司,是“知彼”;第二部我们要展示自己,要“知己”。展示本身是为了推销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一件商品,HR就是顾客,而简历就是你的“产品说明书”。如何让这个说明书显得很专业,把产品成功推销出去,这就要提到销售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背书。
背书,原意指某A为某B做保证,提高某B的可信度。这里我们借用过来,是要告诉大家:我们需要在简历中放上各种荣誉、成绩、数字来做背书,用这些东西来证明我们具有哪些能力,而这些能力表明我能胜任“该公司的该岗位”。
我们还拿上面招新媒体运营的例子,你之前做过什么公众号,粉丝有多少多少,这是用“数据背书”;你写过什么优秀的文案,有没有写过十万加,这是“作品背书”;你之前有没有策划过大型的活动,取得了哪些活动效果,这是“经历背书”;还有,你的办公技能如何,有哪些证书、会使用哪些软件,这是“证书背书”。
这些数据、作品、证书的背后,体现的是你的运营能力、文案能力、策划能力,这些能力有理有据,汇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告诉HR一句话:我有这些能力,并且注意胜任贵公司的岗位。
3、学会差异化的定位、有策略的说服。投简历不光是在说服HR,同时你也在用简历和其他应聘者竞争。如果其他应聘者也很优秀,这时候学会策略、对自己进行差异化的定位就很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去应聘高中老师,他不是著名师范大学毕业,讲课水平也一般,而其他的竞争者要么有985名校硕士学位,甚至还有博士;要么就是课堂功夫好,讲课经验丰富,和这些人一比,他完全没有优势。
我们分析了这个学校,发现这个学校特别重视体育,还有专门的体育特长生班,而我这个朋友正好爱打篮球,当年还是学院篮球队的主力,我就建议他找一些当年他打篮球的照片附在简历里,后来他成功通过初筛,面试时也针对篮球特长进行了策略性的话术设计,最后他成功入职。虽然自己劣势明显,但是找到差异化的定位,有时候也能扭转战局、反败为胜。
最后拿一句话做结:把简历看成一个小小的产品,你就是创造这个产品的人,而聪明的创造者,都是谋定而后动,在真正着手做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功课的。
作者介绍:化之之,独立咨询师,职场专栏作者。公众号:可乐之之(ID:kelezhizhi)。我会陪你读读好书说说职场,一起探讨个人成长,欢迎关注。
本文图片: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咩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