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工作围绕着犯罪事件展开,而犯罪事件则是由一定的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在查清犯罪事实,缉捕犯罪嫌疑人等活动中,侦查人员必然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这是由侦查活动复杂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侦查人员对一起刑事案件的认识和分析,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正确认识这些心理现象,揭示出其中的活动规律是顺利开展侦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研究犯罪人心理及与犯罪事件相关人的心理,搜集和总结出更多的心理方法和心理对策,对于刑事侦查工作非常必要。同时配合其他科学方法,将使刑事侦查工作完成得更好。在侦查活动中,嫌疑人的犯罪目的、动机也是调查审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无直接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嫌疑人犯罪动机的查证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说,刑事侦查活动对犯罪心理学的需要和犯罪心理学解决刑事侦查中有关心理问题的作用及其理论发展,要求刑事侦查人员必须研究犯罪心理学。
1. 通过犯罪心理学锁定合理犯罪嫌疑人
刑事侦查中锁定合理犯罪嫌疑人可以缩小侦查范围,节约调查成本,提高破案效率。侦查人员按照犯罪嫌疑人在实行犯罪行为之后心理方面的特点能够确认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恐惧感、自罪感与绝望心理,注重对犯罪嫌疑人在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综合利用犯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基础,通过专门的心理测试仪来记录被测试人员对语言问题经过短暂的理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反应变化,通过心理合金来判断其相关的心理鉴定。在进行心理测试技术的语言唤起作用干预下,犯罪嫌疑人或者是知情人的犯罪事实心理痕迹,往往会在大脑中的特定区域内进行恢复,其负罪感的差异导致心理事实被激活,引发其相关的情绪记忆,视觉记忆与动作记忆等等,在这时期大脑特殊区域激活兴奋性发生很大的变化,势必会导致邻近情绪心理反应,比如血压、皮电、脑电等多项指标出现变异,进而犯罪嫌疑人在认知与情绪发生心理生物反应,其很难受到人主观意识方面的控制。在同样测试条件的语言唤起作用之下,其心理指标的特殊反应性发生变化,进而缩小犯罪嫌疑人的范围,提高办案的成功率。
2. 通过犯罪心理学准确把握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在整个犯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犯罪动机,即犯罪目的是整个犯罪过程的起点,也是分析整个犯罪活动中最关键的部分。良好的把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对成功侦破案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许多难案悬案都是通过侦查人员运用犯罪心理学知识成功把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而告破的。判断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最主要的是应用犯罪人心理测谎技术和犯罪人心理画像技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语言和表情的分析,准确地把握嫌疑人的犯罪动机。从而更快更准确的破案。
3. 通过犯罪心理学分析被害人及证人心理
在刑事侦查活动中,被害人是案件侦破的重要线索之一,在很多案件中侦查人员都是通过把握被害人心理并运用逆向侦察的方法最终寻找到犯罪嫌疑人从而侦破案件的。证人是出现在犯罪活动中的一类很特别的人群。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贯穿犯罪活动的始终。
从犯罪动机的形成,到犯罪行为的开始,再到犯罪结果的产生,都可以有证人的存在。所以运用犯罪心理学准确把握被害人和证人的心理可以更好的把握案件的走向和侦查方向,从而更快的侦破案件。在对被害人心理把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把握被害人在犯罪结果产生前后的心理变化,主要目的是根据这种心理变化可以运用逆向侦查的方法精确判断嫌疑人及其犯罪动机并且可以更好的判断案件的真实性,防止贼喊捉贼的现象发生。在对证人的心理进行分析时,需要先确定证人出现在犯罪活动的什么阶段,然后再细致把握他提供证言的真实性。具体办法与前面提到的方法类似,主要运用证人心理测谎技术和证人心理画像技术,着重分析证人在提供证言过程中表情,动作的细微变化,从而准确判断证言的真实性并尽快侦破案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