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班杜拉提出了以下三个理论:
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不仅论述了人类社会性行为习得的两种历程,即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和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而且详细地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班杜拉对学习的遗传机制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同种系的动物的遗传机制限制了有机体的学习能力和做出复杂行为的能力。班杜拉明确地指出,不同种系的动物对各种反应和偶然事件的学习在难易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许多是由于有机体遗传上所具有的不同水平的感觉运动和皮层结构决定的。生理遗传决定了它们不能学习那些超过它们身体能力的各种行为。而且有机体所具有的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中枢加工和完成行为的中枢组织。
(2)低等动物的学习和行为受严格的生物学规律的制约,把从低等动物那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将产生错误的解释。过去,巴甫洛夫、桑代克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家习惯于用动物为被试进行学习实验,并把实验的结论推广到解释人类的学习。这种作法班杜拉认为是十分错误的。班杜拉说:"低等动物受严格的生物学规律制约,这些学习表现的证据并不意味着人类学习也受特定事件机制的支配。因为高级的人类具有象征经验的能力,而且受到的遗传作用是有限的。"他还说:"在控制行为的条件因种系而异时,把从种系发生中较简单的有机体那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就将产生错误的解释"。
(3)人类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发展人类的学习能力比等待遗传机制的进化具有更大的发展上的价值。班杜拉指出,人类有能力学会极其多样的行为。遗传的预先安排使动物以固定的旧方式去对待重复出现的有限的生活需要。而人类必须经常面临极为复杂和迅速变化的环境,所以那种遗传的预先安排就没有发展上的意义。
(4)影响人类学习的主要是人的个体经验,而不是种族经验。班杜拉引证了一些事实和实验研究来说明个体经验在人类学习上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人们大多是根据个体的经验来组织和支配行为的。他还说:"学习速度也受到经验上预先准备的显著影响。经验使预兆性刺激更容易鉴别,经验提供了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经验创造了诱因,经验逐渐形成了促进或妨碍学习新的行为模式的习惯。"这里班杜拉所说的经验,指的是个体经验。而班杜拉引证的一些现象则表明,人类的种族经验在个体的学习中并未有明显的优势。
行为主义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解释和描述学习。认为行为反应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刺激与同时发生或接近发生的反应自动地联结在一起,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没有认知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反对这种观点。他指出人们并不是简单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而是对刺激加以解释。刺激是通过人们对它的预期作用而影响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刺激并不是与同时发生的反应自动地联结在一起的。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行为主要受关联性经验的预期作用的影响。班杜拉说:"在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除了那些先天固有的厌恶的或奖赏的刺激之外,环境刺激没有什么影响作用。然而,通过学习经验,一系列大量的刺激终于获得了激活和支配行为的能力。环境线索或者能够预示即将到来的事件,或者能够预示特定的行动将可能产生哪些结果。通过重复时间上相互关联的经验,先前的中性事件就获得了预言性的价值。当人们觉察到情境、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后,他们就能根据那些先前的预言性事件支配他们的行为。"班杜拉还明确指出,如果人们想有效地活动,他们就必须预期到不同事件和行动过程的可能后果而相应地调整他们的行为。缺乏这种预期的能力,那么人们就不得不以那种已被证明是徒劳的方式去盲目地行动。总而言之,班杜拉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先行因素不是环境刺激本身,而是建立在环境线索信息基础上的对行为结果的预期。
自我强化
所谓自我强化就是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行为受自我生成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行为通常在没有即时的外部强化的条件下进行。有些行为受预期结果的维持.而绝大部分则是在自我强化的控制之下。
自我强化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班杜拉认为,这个过程包括行为操作、判断过程和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在第一个子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在第二个子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我确定的行为标准去判断自己的行为;在第三个子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赏和调节。
在自我调节过程中,重要的是自我评价标准的确定。儿童倾向于采用被示范了的评价标准,而且把标准设置在自己能达到的范围内。一般来讲,人们不愿意设立太高的标准。因为达到高标准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在受社会奖励的影响下,高标准还是被广泛地采用。根据自己的能力、榜样的示范和社会的要求,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评价的关键所在。班杜拉引证一些实验研究表明,过于严格的自我评价标准会成为个人不断烦恼的原因,过高的自我评价标准会导致抑郁反应、慢性的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和没有目标。
班杜拉对自我强化和外部强化的相互作用作了具体地阐述。当自己认为是无价值的行为受到社会或物质的奖赏时,人们会产生矛盾的体验。当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行为受到惩罚时,也会产生矛盾的体验。当外部行为结果受到严厉的惩罚时,自认为有价值的行动也会被抑制。而当有可能避开惩罚时,行动往往会表现出来。在没有或很少有外部强化的条件下,人们主要靠自我强化来支配行为。当外部强化与自我强化一致时,能给行为以最大的积极地影响。所以,为了保持个人行为与社会影响的一致性,人们选择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标准,以保证自己的行为受到社会的支持。
2.自我调节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他指出了通过认知过程不仅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且能对未来制定计划和确定目标。人之所以能坚持不懈、追求不息,就是因为人具有预期未来、树立目标、自我满足和自我批评的能力。人能依靠自己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来奖励和惩罚自己。在班杜拉看来,自我系统是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的一组功能。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影响时,人们表现出强有力的自我导向……由于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
班杜拉既不把自我看成是行为的动因,也不认为自我是环境的奴隶。他认为自我源于外部,有时也为外部影响所支持,但是自我的影响部分地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过程。同时,他还指出自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比的转变。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第一个过程是自我观察。由于不同活动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人们往往根据各种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这种评价对自己的行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第二个过程是自我判断。人们在行动之前总为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并以之判断和评定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所立标准的差距,如果结果超过了标准,就会产生积极的白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第三个过程是自我反应。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做出评价,要么会产生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信自豪的体验,要么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自怨自艾的体验。自我赞赏起正强化作用,产生积极影响,自我批评会产生消极影响,属负强化作用。
自我调节功能并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能建立的。班杜拉认为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我奖惩的标准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获得。第一是模仿,儿童多半是通过模仿父母、同伴或权威人物的示范行为获得评判标准。第二是标准内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教师或其他年长者对符合他们信念和标准的行为予以奖励,不符合者予以惩罚,使儿童将这些信念和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掌握道德的、伦理的评价尺度。第三是榜样作用,儿童凭借榜样作用,学习怎样借助道德的要求或论点为白己的标准提供合理的依据。
班杜拉的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无疑是值得称道和肯定的。
3.自我效能原理
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到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随后于1980年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更透彻地阐述他的自我效能原理,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行为的计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这一巨著,对自我效能机制进行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论述。
班杜拉在1977年时,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他认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他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即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班杜拉在1980年发表的《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演说中,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响思维模式、行动和情绪激活。80年代以后,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这样一来,班图拉提出了两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他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于认知、动机及情感的功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它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班杜拉强调指出,人类除了有替代性学习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之外,自我生成的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自我生成的能力,就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
班杜拉与他的学生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的形成依赖于以下五种信息源的影响: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情境条件。
1).行为的成败经验
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个体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关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因为靠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靠,所以它成为自我效能最强有力的信息源。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也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如果任务难、外援少且自身努力不够,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失败也不大可能使之降低。如果任务简单、外援多又费了大力气,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白我效能感,但若失败了则会使之大为削弱;对自己行为有效方面的选择监控,会起到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相反如果过分注意自己行为负的方面,往往与较低的自我效能相联系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这种通过观察示范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当一个人看到或者想象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或想象一个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他所付出的努力也将不会太大。
3).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言语劝说用以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确立行动的目标,去做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因言语劝说与自身经验联系不大,所以对自我效能影响也不很大。并且,经由劝说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在面临困境时还比较容易消失。言语劝说的效果依赖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劝说内容的可信性。自我规劝或教导会使人在操作特定的任务时付出更大、更持久的努力。
4).情绪的唤起
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研究表明,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当人处于过度焦虑或恐惧状态下,会产生恶性循环:心情紧张、浑身颤抖会使恐惧加剧,无能感会不断得到加强。
5).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所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个体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水平与强度。
由于自我效能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如何加强对其培养就成为教育实践中的一大课题。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培养:适当的外部强化,因为外部强化能促进任务的完成,激励人去不断奋斗,再者,外部强化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及时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一个人达到某一目标,目标的实现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加强归因训练。归因对人的行为、情绪和期待有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归因能帮助一个人对自己树立信心,使之在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中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