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大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大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3-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大学生厌学是因学习认知失调所致。认知失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存在于个体心理上不同认知元素的内部不一致性。所以,认知失调理论既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探索大学生厌学的认知根源及其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改变态度的方法和途径。

闫祥林,李阿特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信  息】 《江苏高教》2015年第6期P132-134页

【 分 类 号 】 G642.0

【 关 键 词 】 厌学  认知  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

【摘  要】 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大学生厌学是因学习认知失调所致。认识错位、环境改变、教育自身、社会问题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大学生学习认知失调。通过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认知元素以及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可以促进学习认知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从而达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大学生厌学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研究者从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本研究从认知失调理论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学习认知失调与厌学行为的内在联系,遵循大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从学习认知失调到认知协调的转变,从而促使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

认知失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存在于个体心理上不同认知元素的内部不一致性。费斯廷格把个体对关于环境、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的知识、观点、信念和情感的总和视为一个有结构的认识系统。每个认识系统都是由许多认知元素所构成,这些认知元素之间有的相互独立、有的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种:无关、失调或协调[1]。而当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出现认知失调时,个体就会感受到不舒适的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感受会构成一种压力,驱使个体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以达到认知系统重新恢复协调一致的状态。一般情况下,认知失调的程度越大,个体想要消除它的动机就越强,态度改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认知失调理论不同于传统动力学理论,它力图从个人认知系统与现实的不一致关系中寻求动力产生的根源,而不是把动力仅仅归结为是人的本能和潜能。就动力本质而言,认知失调理论把认知视为动力的基础,认知失调是促使个体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所以,认知失调理论揭示了个体与环境在认知层面相互适应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具有动力特性。也就是说,当个体出现不良行为或态度时,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使其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是有利于其行为和态度改变的。所以,认知失调理论既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探索大学生厌学的认知根源及其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改变态度的方法和途径。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旧认知之间的不一致;二是现实事物本身的不一致。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三观”渐趋成熟的关键时期,认识世界、判断事物的感性色彩比较浓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他们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对社会发展变化和自身学习发展存在着认知上的不协调是客观存在的。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大学生这种学习认知失调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1.认识错位造成的认知失调

在中学阶段,普遍受老师和家长灌输的“考大学是唯一出路”、“大学是象牙塔”、“考取大学就是脱离学习苦海”等思想的影响,大家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甚至有一种神秘感。进入大学以后,这种早已形成和存在的认知结构,与学业繁重、竞争激烈的大学生活现状极不一致,造成很大程度的认知不协调;另外,很多学生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或专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不一致。

2.环境改变造成的认知失调

从应试教育的中学阶段向大学转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大家已习惯于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和监督之下完成学业,学习目标也非常明确。这种已经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与大学倡导的自我管理、主动学习、自由探索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找不到学习目标,感觉非常迷茫,出现学习认知上的不协调。

3.教育自身造成的认知失调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的投入和改革相对滞后,教育的功利性日益凸显,大学精神缺失,人才培养质量滑坡。大学教育的这些不良表现,与大家期盼的美好大学生活发生矛盾和冲突。

4.社会问题造成的认知失调

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冲击校园,再加上就业困难,出现了知识贬值、读书无用、金钱万能等不正之风。因为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影响,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和矛盾,有些学生开始怀疑和动摇当初考取大学的选择,并寻找其他情感寄托。

费斯廷格告诉我们,以上学习认知失调,会导致两种结果:大学生为减弱或消除这种不协调,要么采取消极、退缩的方式,使自己不思进取、随波逐流;要么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不断使自己对大学的认知上产生不协调,并努力采取措施达到协调,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大部分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前面一种方式,逐渐由这种认知上的失调发展为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如何教育、引导这部分同学积极消除这种学习认知失调,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达到重新恢复学习认知协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产生了学习认知失调后,心理上的不适促使他们产生寻找协调的动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只有帮助学生达到认知协调,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

1.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

费斯廷格认为,当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不协调时,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同时行为元素代表的行动或情感也就随之改变,失调就能够消除。认知是对现实的反映,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个体的行为改变了,那么相对于该行为的元素同样也会改变。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认知失调,很多情况是因为中学阶段所形成的认知元素与大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要求发生了不协调。同时,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浮躁的快餐文化,也使他们产生了认知上的矛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迷惘。所以,在大学生的教育引导过程中,尤其在试图通过改变行为来达到学习认知上的协调时,我们必须做到:

(1)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社会的梦、国家的梦,也是个人的梦,它为大学生明确了历史责任,指明了成才方向,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动力源泉。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成长需要,把“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新媒体、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新一代。

(2)深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客观分析自己,在充分了解自己优势和劣势基础上,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锚,以利于科学规划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由于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的影响,职业规划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潜能发挥都有不良影响。大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成长期,系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客观分析自己,找到自己的职业倾向,还可以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印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极大限度地激励他们去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观察、了解、参与社会的最佳途径。只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获取更多第一手的信息资料,才能产生更多认知上的不协调。这种认知上的失调,更能促进大学生厌学行为的改变。另外,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担当教育,可以加深对学习认知与责任认知的理解和体验。

(4)深入开展差异化教育引导。不同的学生群体,厌学行为和厌学情绪的表现是有差异的。有研究表明,在厌学程度方面,高年级同学明显高于低年级同学、男性同学明显高于女性同学、理工科同学明显高于文科同学[2]。这说明,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学习认知上的失调程度是不一样的,造成认知失调的认知元素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教育引导。

2.改变环境的认知元素

费斯廷格认为,当失调出现而又不能改变行为时,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减弱或消除不协调。因为认知元素是反映环境的,所以改变了环境就等于改变了认知元素。大学生表现出的学习认知失调,有些是因为教育改革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造成的。这种不协调的消除是无法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来实现,只有改变教育环境的认知元素。

(1)重视大学精神建设。在大学生心目中,大学是一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净土,一座求学、求真、求实以及学习做人做事的神圣殿堂。在一所精神至上的大学里,教师必须承担起“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职责,以传授、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学生必须心怀报国之志,以追求科学真理为己任。和谐的校园氛围和高尚的学术精神可以促进校园内部深度融合,实现“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这一办学宗旨。所以,在商业气息和功利思想比较浓厚的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精神建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批判精神,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引领学生融入大学的和谐氛围之中。

(2)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主动适应新的教育对象群体。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高度融合,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和谐环境营造。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序的教学秩序是为学生创造健康、快乐和公平竞争氛围的基本条件,也是营造和谐教育环境的重要保障。首先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奖惩的主要目的在于造成学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应适可而止,避免过度。其次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革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增加衡量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新指标。引导、鼓励学生自我评估,这种自觉确定目标并力求实现的心理过程更能有效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费斯廷格认为,当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失调时,通过增加与某一特定元素相协调的认知元素,从而提高认知系统中协调元素的比例而使不协调得以减弱。由社会问题,如就业困难、社会分配不公、读书无用论等认知元素造成的学习认知失调,想通过改变社会环境以达到协调是不现实的。改变行为认知元素,也通常会遇到很强抵制阻力,效果不明显。费斯廷格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来消减这种认知上的失调。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国正在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浪潮。创新创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社会纵向交流和公平正义,在创造财富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因此,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促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

(2)重视榜样的带动效应。榜样教育具有生动鲜明、易于效法的特点,符合大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特征。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遵循代表性、时代性、真实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发挥先进楷模的榜样作用,以大学生喜欢的偶像奋斗历程帮助、引导其树立正确成功观和幸福观,用典型人物的成功经历激励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利昂·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

[2]闫祥林,等.高校在校生厌学现象相关因素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104-109.

(责任编辑 肖地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章编号】1003-8418(2015)06-01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36/j.cnki.jshe.2015.06.041

【作者简介】闫祥林(1971—),男,山东济宁人,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副研究员;李阿特(1980—),女,辽宁沈阳人,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09JDZS30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