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有些咨询者在前来咨询之前,总会抱持一种认知,叫做“你说的我都知道”。
也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甚至有很多说法你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看过不止一次。
这就会导致一种全新的集体迷局与困惑,那就是,表面上看起来我们知道的真不少,可为何还是在重大决策面前依然显得无力而迷茫呢?
是我们的认知不够吗?
事实上,我们或已陷入到一种不易察觉的误区,叫做“认知不协调”。
一、为防止一切可能的风险,我从不做任何选择
咨询者菲菲(化名)称自己是“选择困难户”。
她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试图逃避选择:外出逛街总要拉上闺蜜,否则根本就不知道该买哪件衣服;出门吃饭总要带上男友,否则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点菜;如今的菲菲就业在即,关于找什么工作的问题,她问了爸妈、老师、朋友及同学,让她困惑的是,这些人给出的建议完全不一样,她陷入了巨大的纠结中,希望我能带她梳理一下,好让她知道自己未来该从事什么职业。
菲菲说,之前的自己一直害怕选择,可没想到,如今不得不面对这份职业选择,眼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走上了工作岗位,唯独她依然徘徊不前,她着实有些慌了。
其实,面对选择感到恐慌或者害怕都是极为正常的,因为选择的背后是未知,而对于未知的恐惧,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而所谓成长,就是需要学会对抗自己的天性,所以人们常常感慨,没有哪一个成长是不痛苦的。
“道理我都懂,可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啊?”看的出来,菲菲有些着急。
菲菲向我展示了她所搜集的一切信息,然而问题在于,在择业这件关键岔路口上,这些信息并不能帮她做出任何决策。
问题来了,为何你坐拥海量信息,依旧无法决策?
二、一张图揭示知行背后的秘密
知行分三层——
第一层叫“有知无行”。
认知流于表面,同时因为缺乏行动,所以意愿不足能力不够;
第二层叫“先做后知”。
从行动入手,有所投入就有所期待,态度转向积极,对结果的渴望引导你采取进一步行动,产生新的兴趣,随着能力的提升,发现全新的意义;
最终,由于行动发生了改变,从而认知发生了改变。
第三层叫“知行合一”。
这是我们毕生希望到达的理想境界,它要求主客观具备充分条件,并且当事人具有高度自觉,能力意愿等各方面通力协作,不知不觉达成目标。
现实中,多数人的认知误区,往往停留在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里,我们总以为先有认知,后有行为,认知会决定行动,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在管理学领域里,有个有名的“霍桑实验”,这是80年前在美国一个叫霍桑的工厂里所做的实验,主导人是哈佛商学院的梅奥教授。
按理说,梅奥教授对人际关系研究如此透彻,但你能想象到他的人际关系如何吗?清华大学管理学一位教授通过研究他的传记资料发现,梅奥这个人对人很不友善,并且还做了不少对组织有害无益的事。
当年和梅奥一起做实验的同事罗里斯伯格后来出了一本《管理与员工》,一时间罗里斯伯格的名声大噪,梅奥心理就不平衡了,他无法接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结果。
其实,心理学的研究早就告诉我们,自以为是、嫉妒、羡慕、恨等等的人类普遍的情感,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现象,所以人类社会中,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凤毛麟角,一部分行动力强,不容易纠结;而多数人停留在第一层级,那就是,过分强调认知本身,而忽略了行动的重要意义。
决策前后,我们的认知悄然发现变化
举个典型的例子,在情感中,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加做“有些人你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忘不掉。”
在这个“念念不忘”的情境与结果里,80%以上都是你的情绪脑在作祟。
当你下定决心向一个人表白的时候,真正的爱情才刚刚开始,爱情本身是一个双向互动行为,单恋或者单相思严格意义上都不是爱情,后者只是单方面的自以为是。
那么在爱情婚姻的重大决策面前,大多数人又是如何选择身边人的呢?
如图所示,多数人的决策模型如下:
1、结合自己的需求,锁定选项;
2、结合自己的能力,在选项中进行筛选;
3、给自己一段时间多次选择,最终做出合适的决策。
4、当你选定一个人之后,剩下的就是用心经营你们的婚姻,并且需要抗拒外来的干扰与诱惑。
放到职业选择的情境中,这个工具同样适用。
为何看起来路有千千万,真正能够选择的并不多?
首先,在于我们自身的实力有限。
山外有山人外人,从你我的出身、学历、证书、经历、见识等各方面来看,我们都是普通的大多数,没有过人的资本,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本来就不多。
其次,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有些工作你未必看得上。
现实是,不是我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我们找不到和我们意的工作。
很多人口口声声要赚钱,但是,真正赚钱的工作让他们去做,他们根本吃不了那个苦。
比如销售行业拿的是提成,有时候业绩不错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让很多人羡慕,但这份职业背后需要承受的业绩压力,是很多人看不见的。
很多人说快递小哥收入也不错,但你真的情愿夏天顶着烈日、冒着雨雪天稍微送晚点还会被骂的风险,去赚那个辛苦钱吗?
最后,我们固有的认知在作祟。
我们都天真地以为,在决策之前,我们要提升认知,但事实上,就是因为决策的前提与条件受限,我们只能在可选的范围内做出一个选择,在行动的过程中调整认知,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三、如何升级行动达到认知升级?
优化决策模型
我告诉菲菲,多数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行动往往会停留在舒适区。
因为阔别了十多年的校园,刚刚踏入社会,一切都是新的,伴随着未知和恐慌,这个时期的人心里尚不成熟,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躲在舒适区,很容易情绪化,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自我否定,要么导致做事缺乏动力,要么逃避成瘾,养成抱怨的习惯。
想要冲破这一层级的限制,需要学会决策。
决策并没有那么可怕,结合前文的模型,可以进行优化——
1、积极实践,随着见识与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拓宽你的选项;
2、搜集信息,走访从业者进行访谈,打听真实的职业状况;
3、给予自己一段时间进行思考,没必要慌乱做决策;
4、提高执行策略,爱上你的决定。
经过一番梳理,我和菲菲达成了以下步骤与方案:
1、罗列出大学期间的记忆瞬间,比如让你兴奋的瞬间、让你愉悦的瞬间、让你沮丧的瞬间、让你失落的瞬间,等等,并且写出引发这些情绪的具体事件,从中抽丝剥茧,提炼出自己的兴趣或能力;
2、搜集你感兴趣的一切职位,做一张表格,列出这些职位需要的条件,将你的学历、专业、证书及在校实践与这些岗位进行匹配,看哪些匹配度较高,这就是你的备选项;
3、搜集这些职位真实的薪资水平、劳动强度、工作特点,必要的时候可以访谈一些从业者;
4、想想自己有没有迫切的需求,哪些岗位能够解决这些迫切的需求,同时在未来几年,自己有意提升哪方面能力?
5、写下目前的认知,过个三五年,再回头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温馨提示:
大学者阿伦森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喜欢某件事情,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法自己这件事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这就好像培养孩子的兴趣一样,你想要孩子喜欢上跳舞,就必须带她体验一堂舞蹈课,随着她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能够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可与表扬,她就更有动力跳舞,最终就真的爱上跳舞了。
所以,喜欢只是一种情绪,而爱是一种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