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东坡先后任过中央和地方的官职,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比较接近平民。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的平易近人。封建官吏要做到这点已经颇不容易了,可苏轼还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口渴了,想喝茶,派人去吩咐百姓烧点茶送来,不就得了了?可是苏轼没有这样做,而是亲自上农民家,很客气地“敲门”讨茶。不是命令百姓为自己烧茶,而是“试问”他家有无现成的茶,不是“打门”,而是“敲门”,举止文之雅,态度之亲切,由此可见。
苏东坡先后任过中央和地方的官职,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比较接近平民。他在出行途中,人们不仅没有像躲避其他官吏出行那样躲得老远,反而迎上前去,或善意地观看。
有词为证:
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排踏破倩罗裾。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二)
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的平易近人。不单是一般民众不躲开他,连很难抛头露面的妇女也不害怕他,还要收拾打扮来亲睹“使君”的风采。封建官吏要做到这点已经颇不容易了,可苏轼还有与众不同的表现: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四)
口渴了,想喝茶,派人去吩咐百姓烧点茶送来,不就得了了?可是苏轼没有这样做,而是亲自上农民家,很客气地“敲门”讨茶。不是命令百姓为自己烧茶,而是“试问”他家有无现成的茶,不是“打门”,而是“敲门”,举止文之雅,态度之亲切,由此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