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2003年8月27日下午2点半,北京阜内大街宫门口的鲁迅博物馆里,正在中国访问的匈牙利政府总理迈杰西和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为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铜像揭幕。在场的匈牙利贵宾、外交官和中方人士都为这一对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有着重要意义的事件热烈鼓掌,也被这两位伟大作家、诗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而深深感动。据介绍,在外国文艺家中,除了上海有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的铜像外,裴多菲的铜像在中国是第二座。白莽:诗作的译者在鲁迅博物馆里,至今仍珍藏着一本价值连城的书————德文版的《裴多菲诗选》。这本书的第18页德文左侧,用钢笔写着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诗的中文译文: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在中国,但凡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都会背诵这首诗。亿万人了解一首外国诗,这是裴多菲和他祖国的殊荣。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首诗的真谛,诗人和这一版本的中文译者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本书的主人就是诗的中文译者白莽,上世纪30年代的著名诗人、后被国民党杀害的左联成员。此书后来又被鲁迅先生收藏。白莽,即殷夫,1909年生于浙江省象山县乡下。他极其聪明,9岁能看小说,13岁赋诗,18岁进同济大学学习,英文、德文都学得很好。两年后辍学,专心从事青工运动。白莽开始认真创作是在1928年,尤其是写诗,此时他思想日趋深刻,技巧渐臻完善。白莽对裴多菲的诗和事迹深为推崇。1929年,他从德文译出了一位奥地利人写的裴多菲传。他把裴多菲传寄给鲁迅编辑的《奔流》杂志,鲁迅去信要原文,原文载在诗集前面,邮寄不便,白莽便亲自将德文版的《裴多菲诗集》送去。1931年2月7日深夜,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的中国,5位著名的青年作家、左联成员,同其他18位革命志士一起,被枪杀在上海龙华的一片荒场上,有的身上竟中了十弹,被害者中就有白莽,当时他只有22岁!鲁迅:作品的传播者裴多菲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首推鲁迅先生,他亲自写过裴多菲传,译过他的7首诗,在文章中多处引用他的话,称他为“诗人和英雄”。早在1907年,鲁迅就把他同拜伦、雪莱、普希金等大诗人相提并论,介绍给中国读者。鲁迅青年时就喜欢裴多菲的诗作,曾特地托书店从德国买来他的散文和诗集的德译本,打算译成中文。他认识白莽后,将他珍藏多年的这两本书托柔石亲自送给白莽,并说收到白莽译的裴多菲传时,很引起他青年时期的回忆。在将近30多年间,鲁迅经常记起的外国诗人只有裴多菲一人,他译的诗作也只有裴多菲的诗。鲁迅塑像坐落诗人故乡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沿着5号公路往南约150公里,就是一马平川的蒂萨河大平原,裴多菲的故乡就在这里的基什克勒什市。当我和朋友走进这个只有1·6万人口的小城时,街上静悄悄的,只有几辆车子和少量行人。在主街左边不远,有一幢用芦苇盖顶的房子显得格外别致、新颖。西墙一块铜板上写着一行匈文:裴多菲·山道尔,1822年12月31日生于斯。这是一幢木结构房子,土墙,窗户上还挂有不少花环,鲜花,显然,人们是经常来这里参观瞻仰的。故居共分三间,堂屋是做饭、吃饭、取暖的地方,现在还保存着当年的土灶,很像华北一带的灶。西屋是裴多菲出生的地方,靠西北放着一张木床,裴多菲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岁月。故居东屋已布置成展览室,墙上挂着裴多菲父母的画像。他的父亲是名屠夫,后来开过酒铺,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裴多菲故居的院子里有一尊建于1861年的他的塑像,后院的展厅里有他妻子尤丽娅的画像和众多手稿。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翻译出版的裴多菲诗文至少有50多种文字。展厅里陈列着我国早期翻译家孙用20世纪50年代的译本和20世纪80年代兴万生的译本。展厅的后院有十几位外国翻译家的塑像,其中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和翻译家孙用的塑像特别引人注目,这是1987年我国前文化部长、作家王蒙访匈时落成的。鲁迅先生表情凝重,似乎身居异国他乡还在“怒向刀丛觅小诗”。诗人精神不死1999年3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卡罗伊街上的裴多菲文学博物馆参观。这是一幢米黄色的两层大楼,四个展览大厅的设计颇具匠心:第一个是雪白的,象征着裴多菲纯洁、清贫的童年;第二个玫瑰色,是诗人恋爱、浪漫的青年时代;第三个鲜红色,标志着主人从诗人进而转化为革命者,亲身参加如火如荼的独立战争;第四个大厅深棕色,代表自由斗争的失败和诗人的壮烈牺牲。馆长激动地对我说,1848年3月15日,裴多菲站在佩斯民族博物馆的台阶上,向万余名起义者朗诵了他在前一天晚上写的史诗《民族之歌》,号召匈牙利人民“起来,永不作奴隶”,从而揭开了1848年革命和自由斗争的序幕。同年秋,裴多菲离别了结婚才一年的妻子和体弱多病的儿子,投身民族解放斗争。翌年7月31日,裴多菲在与援助奥地利殖民者的沙俄军队的最后一次鏖战中,不幸被哥萨克兵的矛尖刺穿后胸,壮烈牺牲在现位于罗马尼亚境内的谢盖什瓦尔,年仅26岁,他和1030位烈士一起被葬在公墓。近百年来,裴多菲的50多首诗被谱写成民歌,在匈牙利文学史上独领风骚,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
(来源:参考消息/周东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