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叹春之逝,悲从中来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这首《采桑子》,看上去只是一首泛泛的伤春自怜的小令,其实另有本事。
“桃花羞作无情死”,桃花,是个艳丽娇柔、多情婉转的意象,花开总要花落,而桃花的落地却是不甘心的,因为它是多情的话,无法接受无情的死。和人一样,多情的花总要有某种多情的死法。
感激东风,把娇红的桃花吹落,没有任它委于尘土泥泞,而是吹它飞进了容若的小窗,让它来陪伴容若这个正陷于烦恼郁闷的才子。这里是指称烦恼中的容若。
下片开始,“谁怜辛苦东阳瘦”,是容若的自况。
东阳瘦是南朝沈约的典故,沈约也是和容若一样的美男子,也一样的才调高绝,我们现在得以欣赏四声分明、抑扬顿挫的诗词音律,还得要感谢沈约这位音律研究的开山鼻祖。沈约曾作东阳守,人们便称他为东阳,这是古人一种习惯的称谓方式。
容若用沈约之典也最是风流自况得得体,也都是各自时代里为人欣赏、为人仰慕、为人效法的模特。--容若二十四岁那年刊刻的第一部词集题为《侧帽词》,用的是北朝独孤信的典故:独孤信姿容绝代,大为时人所慕,一天他出城打猎,回来的时候不小心被风吹歪了帽子,独孤信要急忙赶在宵禁之前回城,并没有留心到这个小小的细节。等到第二天,城里却突然出来一件怪事:满城的男子们尽是歪戴帽子的造型,流行就是这样,比风吹得还快。
容若词集用独孤信侧帽的掌故,正是贵公子风流自赏的姿态,和消瘦的沈约正有一拼。所以,容若以东阳瘦的掌故自况,自是贴切得很,同时也交代了自己正在病患愁闷之中,无力出门,故而需要那窗外飞来的多情桃花的陪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