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1
注释
1:官街鼓:《旧唐书.马周传》载,先是,京师晨昏传呼惊众,后置鼓代之,呼冬冬鼓。周所奏也。
2: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
3: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汉城,长安也。柏陵,陵墓,多植柏树。飞燕,汉成帝后赵飞燕。
4:磓发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王听不得:孝武,汉孝武帝刘彻。孝武,秦王,皆求长生,然不能于此听鼓。
5: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翠发,黑发。芦花色,白发。中国,京城。
6:相将:相随。
2
赏析
蛾鬟:一作蛾眉。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唐制:左右金吾卫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见《新唐书·百官志》)
这首诗题目是“官街鼓”,主旨却在惊痛时光的流逝。李贺把自己不具形的思想情感对象化、具体化,创造了“官街鼓”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官街鼓是时间的象征,那贯串始终的鼓点,正象是时光永不留驻的脚步声。
《官街鼓》反复地、淋漓尽致地刻划和渲染生命有涯、时光无限的矛盾,有人认为意在批判神仙之说。这评价是很不够的。从李贺生平及其全部诗歌看,他慨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其中应含有“志士惜日短”的成份。他怀才不遇,眼看生命虚掷,不免对此特别敏感,特别痛心。此诗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通过异常活跃的想象,把抽象的时间和报时的鼓点发生联想,巧妙地创造出“官街鼓”这样一个象征的艺术形象。赋无形以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的形象,让读者通过形象的画面,在强烈的审美活动中深深体味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