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中我们看出了妙玉的身世、遭遇和才情,此处很多人认为妙玉是被迫出家,并不是自己真的悟“空”了凡尘而“出世”,而且带发修行,是为以后“入世”做下铺垫。这可与“鄙薄世俗”的“槛外人”形象不符。
妙玉在书中第二次出现是一次侧面的描写,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从中我们看出了妙玉的身世、遭遇和才情,此处很多人认为妙玉是被迫出家,并不是自己真的悟“空”了凡尘而“出世”,而且带发修行,是为以后“入世”做下铺垫。她自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为何还是去了?而且是在“元妃省亲”这样热闹、繁华的情境下,自己去当个陪衬应景。岂不恋俗?这可与“鄙薄世俗”的“槛外人”形象不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