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三首》朗诵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注释
【快马加鞭】徐姬《杀狗记》: “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
【离天三尺三】作者原注:“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又注:“这是湖南常德的民谣:”(按:这一注解可能是作者回答英译者时的误忆。常德地势较平坦,无此民谣。此当为贵州民谣。)骷髅山,未详。八宝山,在贵州雷山县。《贵州通志》:“八宝山与太平山相连如屏,三面绝壁,无路可登。唯南面稍平,乌道羊肠,人迹罕至。”红军长征时并未攀越八宝山,这里仅借民谣形容山之高。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贺铸《渔家傲.荆溪咏》:“南岳去天才尺五。”
【倒海翻江】形容声势、力量的巨大。陆游《夜宿阳山矶》:“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这是形容水势之浩大。也作“翻江倒海”和“翻江搅海”。马致远《荐福碑》: “他那里撼岭巴江,搅海翻江,树倒摧崖。这孽畜,更做你这般,神通广大,也不合佛顶上大惊小怪。”
【卷】翻卷。澜:波浪。《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连山若波涛。”王安石《泊姚江》:“山如碧浪翻江去。”
【奔】急行,急跑,犹如奔驰,狂奔,飞奔。
【腾】本指马奔跃,即骏马在奔驰中向上跳跃。万马战犹酣: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又,《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万马】千军万马之略。
【犹】正在。
【酣】本指尽酒量畅饮,痛饮,这里指酣战,即不但久战未歇,而且正处在激烈、起劲的势头上。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英姿飒爽来酣战。”
【锷】剑锋:《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司马彪注:“锷,剑刃;一云剑棱也。”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莲花穿剑锷,秋月掩刀环。”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李商隐《井络》:“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险剑为峰。”杨亿《成都》:“青山路险剑为峰。”残,残损、残缺、毁坏;青天,晴朗的天宇,由于晴朗而愈显其高远,因而刺破青天之山,自然也就愈加峻峭。
【欲】要,将要。
【堕】落下,掉下来。
【赖】依赖,依靠。
【拄】支撑,《战国策·齐策六》:“大冠若箕,修剑拄颐。”
【其间】指天地间。
(上图为夹金山现状)
容山状,抒豪情
——读《十六字令三首》
这三首词通过对山的险峻、广阔,锋利的描写,塑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勇往直前韵革命精神,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战斗力。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险峻巍峨地矗立在面前,红军没有从马鞍上下来,而是快马加鞭,飞驰而过;当翻越险峰之后,回头一看,才惊叹山之高,离天只有三尺三。词一开始,就写了一个“山”字,高耸险峻,气势非凡,但作者并没有接着写山,而是写人,“未下鞍”的“未”字与民谣中的“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中的“要”字形成鲜明的对比,红军急赴抗日前线的行军情景跃然纸上,展现了红军把高山踩在脚下的神奇风采。一个“惊”字用得很妙,十分传神,烘托出山的险峻,如此险峻的山峰在不知不觉中就翻越了,表现了诗人的自豪感以及红军征服险峰之后的欣喜,洋溢着豪迈的革命情怀。“离天三尺三”是一句民谣,极言山势之高,但红军敢于战胜它,表现了比山更高的英雄形象。这首词抒写了红军征服险山、奔赴抗战前线的伟大行军。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绵延起伏,像倒海翻江卷起的大浪一样;山峦延伸出去,像奔腾的战马正进行激烈的战斗。这首词首先写群山的雄壮、浩大,山是静止的,但作者在这里把莽莽群山写得神采飞扬,仪态万千,用翻滚的巨浪表现山的起伏,用奔腾酣战的万马表现群山的走势,气势壮观,意境深远。诗人极力描写群山,是用山比喻人,显示的是工农红军千军万马奔赴抗日前线的伟大景象,洋溢着红军高涨的革命激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进逼华北,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红军在长征途中,东奔西突,损失惨重,但红军战士坚定如铁,一往无前,如万马奔腾,锐不可当,一个“酣”字表现了红军战士把艰难险阻置之度外的革命豪情,从气势浩大的群山形象,我们仿佛看到红军浴血奋战的激烈战斗场面以及新的民族革命斗争高潮的热烈景象,真是群情振奋,豪情满怀。这首词通过写山的雄奇、壮阔,表现了红军不畏强敌、乐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高耸的山峰,像剑一样刺破青天,而锋刃却没有受到损伤;这巍峨的山峰,像顶天立地的支柱,当天要塌落时,全凭它来支撑。本首词仍以“山”字开头,写山的挺拔峭绝。“刺破青天锷未残”指山不仅高峻峭直,而且锋利如剑,十分坚硬,这里说明红军愈战愈强,势不可挡,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战斗力。“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说明山像擎天大柱一样,坚不可摧。“拄其间”则象征着党和红军在民族危急关头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当时的社会形势是内忧外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国民党政府投降卖国,危急的形势大有“天欲堕”之势,然而正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像挺拔的山峰一样支撑起了这垂危的大局,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山的坚锐品格和顶天立地的气概难道不正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真实写照吗?诗人通过写山来抒发自己的革命情怀,以山的伟岸形象来赞誉党和红军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
这三首小令从三个不同侧面描写了山的高大险峻、山的波澜壮阔和山的崇高品质,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幅群山万里图。每首小令都以“山”字开头,“山”是诗人构思的脉络、行文的主线,也是词中情感的依托,正所谓“一字经纬全篇”。离开了“山”,三首词如断线之珠,无法相互关联;离开了“山”,诗人的情感无所寄托;离开了“山”,更无法让读者体会到高山所独有的阳刚雄奇之美。正因为有了这种巧妙的构思,才使得这三首小令文短味长。
这三首小令在表达技巧上主要运用了象征、比喻、衬托等手法,第一首以山的高大伟岸衬托红军的高大形象。第二首用比喻手法写山的形状气势像滚滚巨浪,形容战斗场面的激烈壮观。第二首以高山顶天立地的品质象征党和红军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中表现出来的中流砥柱作用。诗人在词中巧妙地把中国革命的艰险曲折与高山的起伏连绵及难以攻克的险峻结合起来,同时又把中国工农红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刚毅品质与巍峨高山勇于擎天的崇高品格联系起来。在诗人笔下,山,具有象征意味;而人,更具有山的雄健、阳刚之美。山与人,浑然一体,意境独特。
《十六字令三首》朗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