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因此,为使每一个历月所含的天数是整数,在农历中把历月分为大小两种,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大月和小月彼此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于朔望月。至于哪一个月应该是大月,哪一个月应该是小月,都必须经过严密地计算“朔”的时刻后才能确定,也就是根据两朔之间的间隔天数而定:两朔之间的间隔为30天时为大月;两朔日期之间的间隔为29天时为小月。
农历中的大月和小月是如何确定的?
同公历一样,农历也有大小月的分别。一般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所谓“朔望”就是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但一个朔望月所包含的天数并不恰好是“日”的整倍数,它的平均值是29.5306日,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而“日”是历法中的基本时间单位。为了生活上使用方便,我们不能把一日划成两个部分,使它分属于不同月份。因此,为使每一个历月所含的天数是整数,在农历中把历月分为大小两种,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大月和小月彼此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于朔望月。至于哪一个月应该是大月,哪一个月应该是小月,都必须经过严密地计算“朔”的时刻后才能确定,也就是根据两朔之间的间隔天数而定:两朔之间的间隔为30天时为大月;两朔日期之间的间隔为29天时为小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