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寄名是指婴孩出生以后,父母怕孩子夭亡或多病,就将孩子在神或僧道面前“寄名”为弟子,婴孩无须剃度出家,民间认为这样做可以祈求孩子长命延年。通常情况下,在为孩子寄名时,父母要抱着婴孩到庙里供奉、烧香。可先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具体文书奏名于神位前,并用红布缝制一个袋子,俗称“过寄袋”。直到小孩成年完婚以后,家人方可将“过寄袋”从佛橱上取回,称为“拔袋”。“拔袋”完毕,方才结束这种“寄名”的关系。
寄名是一种怎样的育儿风俗?
寄名是指婴孩出生以后,父母怕孩子夭亡或多病,就将孩子在神或僧道面前“寄名”为弟子,婴孩无须剃度出家,民间认为这样做可以祈求孩子长命延年。通常情况下,在为孩子寄名时,父母要抱着婴孩到庙里供奉、烧香。可先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具体文书奏名于神位前,并用红布缝制一个袋子,俗称“过寄袋”。孩子的年庚要放进红布袋之中。悬挂在佛橱之上,然后由僧道替小孩取名,并且将衣帽或镌刻着“长命百岁”、“金玉满堂”的银质项圈、锁形饰物、符箓等东西赐予小孩。小孩接收后叫僧为“寄爷”。以后,每逢岁末,寺中的僧人便备僧饭,送至小孩家中。其家长必给“寄爷”以钱,作为回礼。这样要连续三年始毕。直到小孩成年完婚以后,家人方可将“过寄袋”从佛橱上取回,称为“拔袋”。“拔袋”完毕,方才结束这种“寄名”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