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4.【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启迪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
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他向我们展现那种在苍茫、宁静和圣洁的印度森林中的完美文化:首先寻求灵魂的平静,永远与自然生活协调一致”。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
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
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
我仰望着你的脸,
眼泪涌上我的眶里。
我生命中一切的凝涩与矛盾
融化成一片甜柔的谐音——
我的赞颂像一只欢乐的鸟,
振翼飞越海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