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看,温州都市报的人才不算少, 2012年全报社享有新闻、经济、出版、工程技术等各类技术职称的员工有124人,占全员总数的48%。但是,全媒体转型急需的如技术开发、数据研究、渠道推广、用户和内容运营等完全市场化的岗位人才,却是一片空白。
2014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对外公开招聘技术人员,却因岗位报名人数不够,取消了笔试。2015年,集团考虑人力资源成本问题,暂停对外公开招聘人员。面对现实的人才紧缺,温都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从资源重新配置入手,在素质技能提升上解决人才困局。因为,拔尖人才毕竟是少数精英,而全媒体转型的各个岗位都急需人才。事实上,报社“来之能战”的现成人才并不多,大部分人都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然后渐入佳境,方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何况,传统的采编与经营员工自有一技之长,若把这种擅长嫁接到网络化、介入到市场化,智慧必定超越知识、胆识必定超越技能。从这种意义上说,温都的轮岗锻炼行动,就是模拟实战的人才催化培训。
2013年,温都启动部分采编人员不定期轮岗锻炼计划,最初在记者与编辑之间的短期轮岗,后来转为记者编辑到新媒体岗位轮岗;接着安排经营人员到新媒体轮岗。轮岗期间,工资待遇按从事新岗位标准执行,轮岗结束后由轮入部门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若发现优秀人才将作为优先录用依据。据统计,2013年到2016年,传统采编与经营员工在全媒体岗位上轮岗的占比达70%,其中35%的员工轮岗之后“改换门庭”,留在新媒体岗位施展才华。
若是没有轮岗的机遇,尤豆豆可能还是在太阳下山之后才上班的夜班编辑。她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个普普通通的素人”。没想到,在中控室轮岗的一个月里实现了个人“蝶变”。
两三年前,温都就尝试开设全媒体声频栏目,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及时机不佳而搁浅。2016年4月,夜班编辑尤豆豆被安排到中控室轮岗,那时正逢网络UGC(用户原创内容)井喷之际,她自愿提出一试,办起了温都版“papi酱”,并亲自担任主创兼主播。
这档新媒体节目命名为“豆瓣酱”,寓意是浓郁的家常味道,是温州市民喜爱的调味品。“豆瓣酱”以“有滋有味有温度”为口号,每期节目时长约5分钟,关注国内外热点新闻话题,在新闻和段子中平衡,用网络化、年轻化的语言解读、悦读、趣读。仅在尤豆豆轮岗的一个月里,就为“豆瓣酱”积聚了两万“酱友”。
总编辑看好这个原创时评脱口秀节目,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召开座谈会,探讨节目的发展前景与盈利模式,筹建专题工作室。10月7日,注册推出“逗伴讲”微信公众号(栏目名称仍为“豆瓣酱”),每周一三五音频在温都官方微信首发,视频节目在温都官方微博、掌上温州APP、温都网同步推送,并同时在喜马拉雅网络电台、腾讯视频、B站更新。
当“逗伴讲”节目推送到85期的时候,微信总阅读量180万+,平均阅读量2万+;微博平均阅读量2万+,最高5万+;名列掌上温州APP节目点击量前茅;在“喜马拉雅”中还多次被《今日头条》、《喜马拉雅资讯日历》推送;“逗伴讲”全媒体平台推送、高频次播出的特点,也邀约到多家企业作为节目合作品牌。
这是尤豆豆轮岗当初做梦也想不到的灿烂星光。
有了“逗伴讲”工作室后,她说要坚持“草根素人”的风格,丰富接地气的内容,创出温都品牌,通过吸粉和引流来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