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书画不能只看名头
近年来,我国书画市场持续升温,书画拍卖屡创新高,书画收藏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近现代书画大师的作品,已经涨到了天价,可是艺术市场仍然需求很旺,全国从十几年以前不足十几家拍卖公司,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上百家。近现代名家的作品成了收藏者追逐的对象,如何正确地选择和收藏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品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就当代中国书画收藏活动中的一些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也许能对当前中国书画收藏起到一点正确引导作用。
误区之一:凡是名人字画均可收藏
笔者曾多次接触一些书画爱好者,与他们的言谈中得知:在他们的思想中,凡是名人字画均可收藏,他们殊不知在媒体这样发达的时代造就个名人很简单,而当代的名人里面,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在书画方面具备了一般的绘画技能,根本达不到创作的水平,更谈不上什么个人风格了。绝大多数靠临摹靠照抄别人的东西充实自己,这些人正如当今走马灯式的歌星们,如流星般的影星们。这些书画家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但是他们的名气都远远超过了其艺术水平。用老百姓的话说:雷声大、雨点小。其名气是媒体吹出来的。所以这部分人的书画作品是绝对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的。
误区之二:只重名头不重手头
这是近年来国内书画收藏最大的误区。中国历来是以官为本位的,那么你当了个小官也就有了金钱。这部分人中,其绘画水平多数在三流左右,甚至四、五流,有一流的占数很少。当了小官可以呼风唤雨,好象中国几百万画家中,就他一个是大师。其实他的才干、他的水平恰恰不是一个真正搞艺术的人。有的有头衔的人,一个模式的画有人说作了几万张,还有人说数不过来,不管数过来数不过来,反正二十年如一日,几乎贩卖那一两个模式的画作,请问这样有头衔的画这么多重复的画有收藏价值吗?
请问这不是复印机又是什么呢?有的某省市书画方面的协会,让一个只会画一笔两笔竹子的人当头头,但是他也高叫什么我是×××主席,我是×××理事!我的画多贵等等。这样来骗一些不懂艺术的人。
有几个省市的书画协会头头,三十年被一个人霸占,三十年没人敢动他一动,凭了什么?凭水平还是凭什么,可想而知了。党内干两届就换届,可是艺术界怎么这么独裁呢?必须说明一点,在有头衔的人中也有一部分艺术水平较高,也有精英分子,但这只是一部分。
已去世的陈逸飞,既不是什么会员也不是什么理事,他的艺术作品每尺卖到了十万元左右。陈逸飞的油画一件去年已拍到了八百万元以上。还有一个是黄秋园先生,生前只是一个银行职员,业余画画,去世后才搞了个展,轰动了北京,李可染先生大加赞赏,黄的四尺整山水画现在拍到了百万元以上。
中国历代有很大成就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尚僧人,像大草书家怀素、张旭、山水画家石涛、石溪,以及八大山人等等。张大千什么名头也没有,六十岁时就被称为国画大师了。反而当今有名头的大书法家活着时一件书法卖到五万元左右,可去世不久便跌到了一万元左右,试想这人活着时坑了多少人哪!为什么?因为他写的东西不是艺术品,而是复印机式不断地重复。
总之,名头是要看的,但是笔头更要看!让我说,笔头第一,名头作为参考。另外名头是暂时的,绘画作品是永恒的,如果你没有好的作品传世,当你的头衔一丢你的画也就随之大大贬值了。
(选自:中国收藏家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