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宋徽宗与茶艺

宋徽宗与茶艺

时间:2023-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宋徽宗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宋徽宗精于茶艺,曾多次为臣下点茶,蔡京《太清楼侍宴记》记其“遂御西阁,亲手调茶,分赐左右”。宋徽宗对中国茶事的最大贡献是撰写了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由于晁公武是宋人,所以称宋帝所撰茶论为《圣宋茶论》。

宋代是我国茶艺发展的重要阶段,宋代盛行点茶、斗茶以及茶百戏等。宋徽宗号称道君皇帝,虽然不懂得如何当个明君,却绝对懂得艺术高低。日常饮宴豪奢讲究不说,单讲饮茶之道,他也是第一流的玩家兼专家,深知品茶的个中深蕴,可与茶圣陆羽并列。身为皇帝,他当然可以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贡茶,有条件审视各种名茶的品相与滋味,同时还参与实践,要求御茶苑制作精品茶团,以符合自己的品位。按照《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宋徽宗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 

宋徽宗精于茶艺,曾多次为臣下点茶,蔡京《太清楼侍宴记》记其“遂御西阁,亲手调茶,分赐左右”。据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还下诏北苑官焙制造、上供了大量名称优雅的贡茶,如玉清庆云、瑞云翔龙、浴雪呈祥等。

 宋徽宗对中国茶事的最大贡献是撰写了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大观茶论》影响颇深,为历代茶人所引用。关于该书书名,此书绪言中说:“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说:“至大观初今上亲制《茶论》二十篇”。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有著录:“《圣宋茶论》一卷,右徽宗御制”。《文献通考》沿录,可见此书原名《茶论》。由于晁公武是宋人,所以称宋帝所撰茶论为《圣宋茶论》。明初陶宗仪《说郛》收录了全文,因其所作年代为宋大观年间(11071110),遂改称《大观茶论》,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收录此书时沿用此书名。

《大观茶论》全书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对于地宜、采制、烹试、品质等,讨论相当切实。其中尤其是关于点茶的一篇,详细记录了宋代流行点茶这种代表性的茶艺,为后人了解宋代点茶提供了依据。

《大观茶论》中说,饮茶有道,首先讲究色、香、味。说到色,他认为“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宋徽宗最喜好的白茶,是特异的品种,他自己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说来说去,就是皇帝老子本事大,能够独享这种天地间偶然生出的白茶,是属于天地精英的聚萃,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差不多了。

《大观茶论》对茶之香也有深刻的品味:“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仁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这里主要讲的是制茶过程与茶香的关系,但后半句是泡茶的过程,显示茶香氤氲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宋徽宗是真懂茶的,不但懂得如何点泡,还清楚知道制茶的过程与饮茶的香气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