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象派可以看作印象派的一个支派.按印象派的看法,我们通常看到的自然,尽管看起来极其复杂多样,,那是我们的不完全的眼睛之错觉所致,。实际上,,不过是用分光镜分解的七色,,即虹的颜色;所以要忠实地描写自然,,无论如何都必须依据这七种颜色;不过使这种理论向前发展的是修拉和西涅克的新印象派。这一派开始活动是1880年左右以后,,使印象派最大特征的分析光和色的倾向更加深化,,更加科学彻底;这一派的绘画终于使对光和色的印象的追求达到所企及的程度。尽管印象派并不认为将色彩混合十分困难,,然而新印象派画家却更加进一步深入研究,,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将各种色彩加以混合,,色彩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来处理,,因此也有人将这些画家称之为点彩派。这种手法可以使人想起中世纪镶嵌画的样式,,因为将这种色点排列而成的画,已经不能正确表现出物体的形状,,但是却出色地表现出光的辉耀,,这样的画也是其它画法无法比拟的。这是极其忠实于自然的印象派的一个方面。由科学的精神产生的对光的研究、光的赞美,,至此成为绘画的一切;其中已经不存在自然,:它是空想的世界,,光的梦,白昼的梦的世界。一时这种倾向大为盛行,人们认为除此以外已经没有任何画了。有的人虽然用黑色颜料,,而自然里却没有黑色这种色彩,因此用黑颜料作画就受到贬低。不过不要误解,新印象派也的确是对自然的看法之一,,不过除它之外,,还有另外的对自然的看法。二十世纪以后,立体派兴起,首先被打败的就是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的奠基人之一保罗·西涅克在其著作《从E·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1899)中为新印象主义下定义说:“他们是自1886年以来发展了分割主义技术的人,分割主义用色彩和色彩进行光的混合,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意图。”分割主义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光学原理将纯粹的色彩用小点块的方法,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调混合更高明的亮度。所以新印象派又叫作点彩派。
此派比印象派更进一步的运用科学化的描写法追求对外光的表现。运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作画。从光学原理看,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在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
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将色调分割成七种原色——即太阳光的七色,作画时即纯用原色小点排列,利用人们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调色的工作直接诉诸视觉作用。例如:桃色是用白和红色调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红色摆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观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离看过去,仍有“桃色”的感觉。他们为了避免在调色盘上调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浊,因此尝试以原色小点直接点在画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色调鲜明而活泼。因为完全采用短笔触点描的技法,所以“点彩派”就成为新印象派的别名。
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构图上运用数理的构造,从色彩的细密分割、面全体布局,以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物远近大小关连,均依固定比例分割、这亦即他们在绘画上大胆导入希腊有名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形态关系上追求韵律的统一,纯然以造型手段表现出一种梦幻的诗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